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梅广:请宋委员为我们鼓盆而歌

发布时间: 2008-03-14 09:24   来源:    进入电子报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3月13日新华网)
  一看到宋委员的大名,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她那近乎完美的歌声,但宋委员(当然,还有其他委员)递交的这份提案,是不是也像她的歌声那样完美?对此,笔者不敢恭维。
  提案认为,增设繁体字教育,目的是要让小学生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这个出发点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从“根”的角度上看,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繁体字吗?显然不是。在繁体字之前,我们有了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甲骨文,此外,还有更为古老的结绳记事,根儿长着呢,提案如果能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文化之根的脉络才会显得更系统,更清晰。
  说到文化,再加上宋委员特有的社会身份,笔者很自然地要想到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歌曲。我们的歌曲是否也和我们的文字一样,有着渊源流长的文化之根?若是,它的根又在哪里呢?
  歌曲艺术,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演变阶段。我国早期的歌曲,其内容往往和劳动生产紧密结合,在形式上多以即兴表演为主,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的一种朴实、纯真的感情宣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伏羲的“网罟之歌”,有了神农的“扶犁之歌”,有了庄子的“鼓盆而歌”。
  而时下的舞台上,我们还能听到多少抚琴吟唱?还能品到多少古韵之风?就更别说敲瓦盆、舞兽皮、击石器这类更原始的表演艺术了。很客观地说,如今的歌者,大都只与出场费套近乎,什么劳动,什么生活,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正如有人担心,小学生不学习繁体字会隔断中国文化一样,我也担心,歌者如果不知晓中国歌曲的由来,不知道歌曲的根在那里,我们的歌曲岂不要成了无本之木,这歌,还能唱的下去吗?
  受宋委员为字寻根的启发,笔者也想提一个注定成不了什么议案的建议:那些以唱歌为业,或肩负着歌唱事业兴衰之大任的艺术家们,是不是也应该下点工夫,花点气力,担当起将中国歌曲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比如,搞创作的,别老是现代、后现代,也要兼顾一下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搞表演的,也不要总是热歌劲舞,最好同时来点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毕竟这些也都是我们的文化,如果写歌的人不去经常写,唱歌的人不去反复唱,没准他就找不着北,这怎么得了?
  有鉴于此,笔者有个小小请求:我们的宋委员能不能在聚光灯下,为观众抚琴吟唱,鼓盆而歌?——不因别的,也就为一个“根”字。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梅广

(本文来源: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