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吴彬彬:奥运观赛,请冷静“加油”

发布时间: 2008-08-16 17:2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8月15日,在男子100米预赛中,“眼镜侠”胡凯差点遭遇首轮即遭淘汰的厄运。赛后他抱怨说,当时现场观众欢呼声太大了,根本没听见枪响。无独有偶,在8月10日进行的女子体操团体资格赛中,程菲赛后也对在比赛过程中过于热情加油、险些干扰选手正常比赛节奏的现场观众提出委婉批评。
  象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笔者在观看电视直播比赛的时候,听到观众席上爆发出热情澎湃的呐喊,感觉有时很激动,但有时又很无奈。我们不能否认观众为运动员加油的热情,也不能否认这种热情确实能给有些项目的运动员带来更旺盛的斗志,促使他们挑战自身极限,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我们不能怀疑观众们的爱国心,他们全力为运动员,特别是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希望他们夺得奖牌,为国争光。
  但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体育比赛,特别是象网球、跳水,在比赛进行得紧张激烈的时候,需要赛场的绝对安静。跳水是“台下十年功,台上几秒钟”。跳水运动员在做每个入水动作前,都会事先酝酿思考自己接下来的整个动作,让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观众突然欢呼、鼓掌,就会对他们产生干扰,影响他们的心态,可能就会造成动作的失误或变形,从而失去比赛的竞争力,失去奖牌的争夺。果真如此,观众是不是帮了倒忙呢?!
  然而,这不能完全责怪观众,他们的好心无容置疑。冷静反思,长久以来,从幼儿园到大学,没有专门的一节课教我们该如何遵循赛场礼仪,如何展现赛场文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热情。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去观看大赛,感受赛场气氛,甚至没有接触过一些运动项目。目前看来,这己是定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弥补。但,问题出现了,还是该有些补救的措施吧。媒体在赛前是不是该做些适当的引导,介绍些比赛须知呢?观众在赛前是不是该“临时抱佛脚”,恶补下相关的知识呢?
  北京承办奥运会是历史的契机,它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奥运盛会,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在京参赛,有640万名游客前往北京观看奥运会或旅游。各国运动员和观众在赛场和看台上欢聚一堂,观众的表现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承载着传承文明的重任。那就请观众朋友们从自身做起,冷静地为奥运加油,也为自己加油!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彬彬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吴彬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