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陈在田:铁矿石定价,中国“赢了一局”?

发布时间: 2009-08-20 08:3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中钢协周一宣布,已和澳大利亚第三大矿商Fortescue Metals(FMG)达成为期6个月的铁矿石供应合约,后者将以低于去年35%-50%的价格,向中国供应铁矿石。  
  对此,中钢协方面宣称,中国在铁矿石定价谈判中终于“赢了一局”,并拟以和FMG的价格为基础,与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巨头继续谈判,目标是“参照与FMG的价格谈判结果”定价。中钢协有关人士甚至宣称,这一谈判结果意味着“新的铁矿石定价谈判的‘中国模式’有望形成”。
  真的如此么?  
  据URS研究所提供的资料,FMG是澳洲新崛起的铁矿石企业,规模较小,目前年产能只有不到5000万吨,根据协议,下半年仅能提供2000万吨铁矿石,当然,FMG承诺,将努力将产能尽快扩充到9000万吨/年,然而根据中钢协自己的统计资料,去年一年就进口了4。436亿吨,占全球进口总量的52%,摩根士丹利更推测,今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65%。今年7月,中国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070万吨,同比增长13%,而铁矿石进口量也水涨船高地达到5810万吨,同样创下历史记录。简而言之,如果把中钢协比作一顿能吃一斗米、十斤肉的老将廉颇,那么FMG所承诺的铁矿石供应量,不过是个聊胜于无的北海仿膳版窝头,如果以此为“赢了一局”,那么这一局的局面也未免太小了点。  
  不仅如此,就连这“努力中”的9000万吨/年也大有名堂。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协议中明文规定,中钢协应在9月30日之前,以“可接受的条款”向FMG提供55-60亿美元融资,而这笔融资不但是FMG扩充产能的前提,也是半年之后,这项价格协议得以延续的保证。简而言之,中钢协劳心劳力,争取来的“铁矿石大餐”非但只是个仿膳版窝头,而且这窝头还需自揉自蒸,材料自备。如果连这样的胜利也要大肆庆祝,那么胜利未免太廉价了一些。  
  在此前长达几个月的与“三巨头”扯皮推磨中,中钢协始终坚持“至少降价40%”的“铁的原则”,而不肯接受与日、韩一样的33%降价幅度,认为那样是“吃亏”,是“不公平”,如今仅获得需要量10%、甚至不到10%的供应保证,降价幅度却不过是35%,较33%仅优惠了两个百分点,另外90%以上的缺口最终以何价格落实,仍是个未知数,倘再算上被扯皮耽误的几个月时间,到底哪样吃亏亏得更大些?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FMG之所以让步,首先因为中资企业湖南华菱控股17。33%,其次则是因为该公司的产品几乎全部销往中国,缺乏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使如此,中钢协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所获得的“阶段性胜利”,也不过区区两个百分点,而中钢协便开始鼓吹“中国定价模式”——问题是,这个模式的基础,如中资控股、对方缺乏市场主动权等等,在和“三巨头”的谈判中可能具备么?中铝对“力拓”的控股,最终结果是什么? 
  据最新报道,“三巨头”已明确宣布,不会接受FMG的价格,道理是明摆着的:你拼死拼活打翻了一个6岁小学生,却想以此为由,让人家30岁出头、拳王出身的老爸承认您是“新拳王”,那是肯定有相当难度的。 
  春秋时候,秦国大将孟明视奉命偷袭实力不弱的郑国,中途发现对方准备充分,偷袭难以得手,惟恐回国受罚,便顺手攻灭了弱不禁风的弹丸小国滑国,一路凯歌而还,结果中途遭了霸主晋国暗算,在崤山一败涂地。与“三巨头”的定价谈判,对中钢协、对中国钢铁业而言,其意义和难度,远大于秦国攻郑,而FMG的分量,却和当年那个小小的滑国不分伯仲,难道中钢协久攻“三巨头”不下,便想用“灭滑而还”的故技,来为自己寻一个塞责的台阶么?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在田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陈在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