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郭敬明玩的不是文学是大众的寂寞
发布时间: 2010-01-11 10:5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最近郭敬明成为了整个文坛的热点,当然我觉得说是特点也没什么特文化之处,因为郭敬明的作品还不是什么所谓的文学作品,也就是个文化的快餐的代表者。在文化发展的今天,郭敬明几乎成为了文坛的神话,新书下来几百万册不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当代文件的积淀少了,尤其是青少年。所以快餐文化更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了。但是归于实质上。郭敬明最终是一种消费文化的代表,就是说以盒饭的速度在寻找文化的价值。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郭敬明新书《小时代2.0虚铜时代》销售业绩一片飘红,7天时间120万册首印已经告罄,迅速蹿升至各大书店排行榜榜首。
据悉,1月6日,郭敬明与北京紫禁城影视公司举行签约仪式,电影版《小时代》即将开拍,并于2010年年底播出。朱四倍说,“商业社会的巨大物质利益诱惑不但对普通公众,就是对作家也产生了诱惑的力量。君不见,很多作家甘于为利益所俘虏,心甘情愿地为市场而“创作”,甚至有的作家一味地迎合读者和出版商,已经把文学当成了攫取利益的筹码和工具,把文学弄成了“垃圾场”的产物,引来了众多诟病和不满。”我看说得很对。
而所谓的当代文学直接让我觉得所谓的什么都叫文学,垃圾泡沫是文学,商业书也叫商业作家,作家这个词汇被无情地坐在了很多人的身上,其实作家本身要是肥皂泡的代表者,那么这种文化毫无意义。甚至对青少年的青春发展都打下了所谓的文学的烙印,其实这些所谓的文字哪能算是文学。文学二字,一个要的是文章。二是学养,两者都缺乏或者不够格还叫什么文化。在文化开始积淀化越来越少的今天,加上许多所谓的文学机构毫无作为,那么文学的未来是渺茫的,是难以适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学的尊严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泡沫的文化。得到名利的肆意书写,得不到就成为了愤怒的青年。这是什么道理呢?在文化继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什么样的文化算是文化呢?
我觉得应该具有最实质意义的文化才是文化,而这种文化需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些社会的责任,多些写实的精神,而不是需要拍马文化或者吹毛求疵的文化。只有文化能够改变民族的未来才是深刻的文化。郭敬明玩的到底还不是文学,是自我的娱乐,和大众的掉包。
稿源:荆楚网
作者:远观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