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汪红光:“手下留情”与“难以避免”

发布时间: 2010-04-26 08:5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新的乳品国家标准,对祸害百姓的“三聚氰胺”含量没有作具体规定,引起普遍质疑。4月23日,卫生部官员解释说:08年“四部一局”联合公告临时规定乳品三聚氰胺限量值婴幼儿乳粉1毫克/千克、成人乳粉2、5毫克/千克仍然有效。“对于难以避免的环境带入”允许其控制在限量值内。(《新华网》2010年4月23日)
  尽管卫生部咬文嚼字刻意低调回避,但其意思仍然很明显:用临时规定代替国家标准;允许三聚氰胺在乳品中继续存在。
  众所周知,“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非食用物质,不能充当食品添加剂。但它无味无嗅,按比例加入乳制品中,可使乳制品检验时氮元素增加,从而骗过检验人员,使本来蛋白质含量很低的乳制品检出高比例蛋白质,达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目的。
  其实,只要在乳品蛋白质检验之前,在样品中加一点三氯乙酸就能检出“三聚氰胺”的存在,让造假者无处可逃。可在2008年以前,我国的食品检验部门从来没有对乳制品进行过这样的检验,以至于三聚氰胺长久地祸害百姓。那场震惊中外的毒奶粉之祸,除了不法商人丧尽天良的贪欲外,相关食品安全机构的疏于管理、简单落后管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按说经过几场风风雨雨之后,食品安全机构管理部门应该幡然悔悟痛定思痛,继而痛打落水狗直到彻底清除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与国际标准接轨,可谁知,他们对三聚氰胺手下留情,把国际上通行的世卫组织标准2、5微克/千克一下子扩大1000倍提高到2、5毫克/千克。
  虽然现在还没有事实证明乳品中三聚氰胺含量小于等于2、5毫克/千克对人体有明显破坏作用,但也没有任何实验证明三聚氰胺对人体无害。面对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以生命为主,将之杜绝。而我们却是以赚钱为主,忽视生命健康的存在。
  表面看,卫生部允许三聚氰胺在乳品中存在是替乳品企业考虑,照顾乳品企业利益,实际上是用“人为”“非人为”这些模糊的概念为权力寻租预留“利益缺口”。在当今无菌包装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乳品企业只要对原材料的包装运输、生产灌装流程做一点小小改动,完全可以避免三聚氰胺的“环境带入”,根本没必要对人人喊打的三聚氰胺“手下留情”。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红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汪红光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