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知风:82岁老军人,您能拯救的仅仅是一条生命

发布时间: 2010-08-02 08:5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8月1日 京华时报)
  正常情况下,自己的老母亲不慎落水被年龄更大的老汉救起,应该是感激涕零的,纵然对方曾是冤家,也可冰释前嫌、视为恩人——不要说是一个82岁的老军人。然而,何大妈之女韩女士因为老军人孙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觉得“难以理解”,并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此贴遭网友一边倒的抨击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当自己的母亲被救的时候,是什么心理让韩女士“质疑”胜过了感激?抑或因不感激而心生“质疑”?更令人不解的是,何大妈被救,反而使她的女儿何女士感到“吃了个闷亏”。这太有违常理了。
  笔者看了新闻叙述,认为这件事引出的问题已超出了“恩将仇报”或“好人不得好报”的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观念的碰撞,也是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在新闻报道中,强调了孙老伯是“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的老军人;韩女士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孙老伯认为“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韩女士则认为“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矛盾的焦点一清二楚。在此,笔者不想用孰是孰非来简单论事,而是试想通过这一事件,从两个不同年代人形成的不同世界观中,看看“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的价值观。或许能感受一些社会发展的脉搏。
  为了缩短本文的篇幅,我暂且委屈一下孙老伯,就算他做了好事“求表杨”。但即使孙老伯做了好事求表扬,也不至于让韩女士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做好事在先,“求表扬”在后,如果做好事为了得到表扬,那么应该在事前就提出来的,有偿交易都是在事先约定的,前些时候捞尸不也是讨价还价的吗?如果把何大妈“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视为孙老伯的虚荣,这种“虚荣”正是隐含了孙老伯的价值观,他并不在乎“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的物质赠与,而是认为“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从中至少可以看出,孙老伯对荣誉的理解,对自己做了好事的价值定位是在精神层面的,哪怕“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这句话不被韩女士认可,孙老伯的做法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已属难能可贵。难道在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业社会,反而容不得对荣誉的精神追求?难道舍己救人比见死不救更值得“质疑”?
  我倒想看看“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的价值观,那种不屑荣誉感的价值观是不是只剩下等价交换了。尚有良知的人都会认为,对救命恩人是用什么都难以报答的,但在韩女士看来,恩情也是有价的,“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就算了结了,就如商品市场的有偿交易。不知她有没有想过,一个82岁的老人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如果是为了一种交易,他交易得起吗?也正是因为更多的人在用交易的得失来衡量,所以“当时在场那么多比(孙老伯)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也才会发生为了打捞因救人而遇难的学生时开出高价的令人痛心的往事。如此看来,在某些“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的心目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成了不可思议的事,即使发生了也要质疑这些行为的目的。因为高尚的道德精神和对这种精神的追求,在这些“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的思维逻辑中,是“难以理解”的。
  因此,笔者以为,82岁老军人孙老伯,您能拯救的仅仅是一条生命,你“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是不会被他们理解的。令人悲哀的是,拯救这个世风日下的功利社会要比救一条人命难很多!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知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知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