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岳阳交通局长电话中骂市民一事被录音,并且很快在网上曝光。该帖在湖南当地一家知名论坛点击率更是排名第一。对此,社会各界各执己见,争论激烈。
事实上,受损小汽车车主(李某)骂人在先,也存在赔偿要求不合理的可能性。但是身为人民公仆的一介交通局长,连基本的涵养和领导气质也没有,“以骂制骂”还是让人不解。
思考问题应该站在一定高度上,领导干部、政府形象代言人尤其应该如此。然而,当事情发生了,我们的岳阳交通局长非但不先从自身找原因,却反口相骂。试想,倘若不是自己三番五次不接电话,没有尽到本职,李某会不会气急大骂?纵然事后有万千理由, “局长电话中大骂市民”也难免让人心头生恨。
或许,经历过人生百态,见识过世间奇闻,“官骂民”已经是“杀伤力”较小的事件了,毕竟只是嘴上功夫。然而,官骂民的深层,是官员服务意识的淡漠,对于民众的“零容忍”,甚至是一种高高在上、得理不饶人的自傲。
人民选举的官理应是代表民意,表达民声,反映民情的,而不是用来显示威风和身份的,更不是用来痛斥和驯服百姓的。此事件中,领导干部素质问题不言而喻,同时中国传统“官治”思想隐隐做怪也不容忽视。
反观“官”一词,中国自古有之且沿用至今,却都是以“父母官”、“为民做主”等形象存在的,“官大于民”、“官管民”、甚至是“官主宰民”的思想一直牢牢根植在民众的意识中,并从来没有改变过。有这么一个基础,官员可以在民众身上做错事,而民众不能骂官员。官员骂平民可以,平民骂官员就不行的事实,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骂民,是交通局长一人之过吗?可以说是,因为其自身品行休养,道德素质实属没有“修炼到家”;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官骂民的事存在普遍,有了“家长便饭”的意思,站在这个角度上,个中无奈与悲哀让人难以排解。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淼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