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延之:周强的“敬畏之念”分析
发布时间: 2010-10-09 11:0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9月29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该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当选人大常委会主任,当选之后他发表讲话,提出了“三常”——“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为湖南的发展和全省人民的福祉尽心竭力,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
如果说,周强的感激之情和进取之心,更多的表明其现实意义上内心个人的素质品质和对事业的追求,那么,他的“敬畏之念”,则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阐述其政治价值观。
笔者还注意到,就在周强当选次日,他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湖南全省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周强在谈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指出,各级干部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障群众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湖南。
将周强的这次讲话联系到他此前担任省长时着力推进湖南行政法治的努力,再结合他所提出的“敬畏之念”,我们其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味。
首先,官员要敬畏民众。随着民主理念和民本思想的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官员和百姓都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以及依赖这些而存在的官员队伍,并不是天然就有的,它最根本的基础在人民,人民是官员的衣食父母,人民是官员的工作动力来源,人民也是官员的主宰者。
遗憾的是,过去多年来,虽然很多官员口口声声称人民利益至上,但实际行动却完全相反,这种对人民的抽象肯定和具体否定,其实是不少官员人格分裂的体现,究其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敬畏人民。
所以,周强所说的敬畏之念,应该理解为一种对人民的真正敬畏,它不是对人民的害怕,而是对人民利益至高性的认同与维护,是对人民主宰者角色的尊崇。
其次,官员要敬畏规则。这里的规则,包括自然正义的天道和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人道)。由于一些人们过于强调“人定胜天”论,盲目崇尚人的万能作用,渐渐淡化了对天道的敬畏之情,特别是不少官员以其所掌控的权势而过度自恋,毛泽东当年所说“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讲的就是这种凌驾天下,舍我其谁的狂妄心态。
天道和人道,不仅应该是中国官员敬畏的,甚至是人类共同体必须尊崇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对自然正义和人类共同准则保持敬畏之心,体现其内心正义的标准。作为一个掌管一方的大员,能够在当下提出敬畏二字,确有意味深长之感。
再次,官员要敬畏法律。法律是天道和人道在具体制度层面的表征化。就技术的层面而言,人要遵守天道与人道,首先就是要尊重法律、尊崇法治原则。在湖南的数年期间,周强以一介经济官员的身份,能够提出打造湖南行政法治的概念并努力实践,已属不易。他在担任主政官员后,能够在已有基础上更完善地提出建设法治湖南的目标与计划,说明其法治情怀与规则意识之重,从根子上说,这是他尊崇自然正义的结果。
窃以为,一个官员的品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心理层的个人素养、技术层的执行能力和精神层的价值理念——其中,精神层的价值理念,永远左右着这个人的外在行为模式,对于一个现代高级官员而言,能够接受与实践法治理念,能够保持对民众和规则的敬畏之心,确属不易。从中国的未来看,这样的官员,正是未来的希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平延之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平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