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再东:李林森的“四和”精神当践行

发布时间: 2011-09-29 16:2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李林森,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为何能在神州大地久久传颂?这位曾名不见经传的党员干部,为何能得到众多国人的鼎力褒扬?这名“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的事迹,为何能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共鸣?追溯其原因可能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在于,他始终以赤诚之心待人,以和谐之道处世。
  和谐无私为人民。李林森从条件相对优越的县级机关主动请缨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当“村官”,展现甘于为民奉献的赤诚;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背出老人,疏散师生,先后9次把鞋脱给逃命的灾民,被群众誉为“救命书记”,展现为群众舍生忘死的赤诚;长期帮助困难群众,调离五宝镇时一个纸箱装书,一个布包装衣服,没有一分钱存款,却欠下1.7万元的债,展现对群众的满腔爱戴;在弥留之际,仍挂念着为梨树乡荆竹坝村5组李代菊的两个娃娃读大学筹集学费问题,展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情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言犹在耳。李林森以实际行动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官民关系”公开课,给少数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官老爷”响亮的耳光,对党群关系的“九论”(鱼和水、血和肉、舟与水、种子与土地、末与根、学生与老师、儿女与父母、仆与主、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作了新的例证。
  和衷共济干事业。“习惯优秀,追求卓越”、“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道出了李林森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体现出李林森在选人用人上的端正导向;成功推行“四评村官”模式,诠释了李林森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良操行档案”,见证了李林森在破解干部日常管理难题上的努力;“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彰显了李林森在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中的创新。无人知道,李林森在诸多成果与收获中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而在全国、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李林森任职的四川达州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第一方阵,则是有力的注脚。李林森这样“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让少数成天慵懒散玩、尸位素餐的“官油子”汗颜。有道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像李林森一样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奋发进取,才能突破各种因素制约,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
  和睦相处待亲人。李林森极具家庭责任感,在家庭里是一个好“儿子”、好“老公”和好“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忘给父母发去短信:“爸爸、妈妈,生命仅是个过程,我们都要想开些,我走后,您们一定要多保重”;在妻子过生日不能陪同时,托朋友带回了巴山深处的山菊花;为锻炼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给儿子讲:生活总会有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面对苦难要坚强勇敢。其言谆谆、其情切切,令人感慨。李林森与一些所谓的“模范人物”相比,区别在于他并没有简单地将事业与家庭对立起来,而是很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事业工作力求极致,家庭和谐堪称完美,让那些“饱暖思淫欲”、“得志便猖狂”者愈显卑微。
  和静守拙律己心。言为心声,李林森常常告诫干部“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守、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清苦作为一种财富、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足见其精神家园的高雅、内心世界的强大。他顺境不骄,参加工作以来历经9个岗位,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他逆境不悲,身患肝癌、肺癌,顽强与死神赛跑,坦然与病魔抗争,把工作当良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困境不颓,内心平和安宁,不图名、不逐利,不媚俗,不附势,坚持原则,恪守底线,秉持公道,据理力争提拔重用多名扎根基层的“老黄牛”式干部,对搞歪门邪道的跑官干部严辞痛斥、拒之门外。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党员干部也食人间烟火,无论遇到挫折、磨难,还是诱惑,都应和静守拙、心灵澄净,才能一尘不染、内心强大、不可战胜。
  功名利禄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设若广大党员干部都积极践行李林森的“四和”精神,和谐为民,和衷精业,和睦待亲,和静律己,何愁党和人民的事业不生机蓬勃、前程似锦?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再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张再东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