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每年都会被淹,有时一年还会被淹两三次。2012年7月下旬,上马镇再一次重复了连续40多年的悲剧,场镇街道被淹没了大半。连续多年,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呼吁修建小型防洪工程,然而时至今日,该镇防洪工程仍迟迟没法完成。(8月4日《新京报》)
本是民生工程的防洪设施为什么迟迟没有完成呢?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解释是“没有资金来源,没有项目支持”,所以也就只能在每年的夏天,眼睁睁看着水淹小镇,而无所作为。
的确,修建防洪工程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这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一个不小的压力。但因缺钱缺物的压力就不建设防洪工程,长期置百姓的生命财产于“水患”之中,显然是当地政府推卸责任的托辞,是掩盖自己“失责”的借口。
连续40年被水淹的小镇,却没能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需要反思。也许当地百姓早就习惯被水淹,摸清了洪水来临多的规律和周期,能够自觉的保护好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损失,但却不能掩盖当地政府在此事件中责任和责任心得缺失;也许当地政府也确实想搞好防洪体系建设,但苦于无钱,也就没法办事,这实际上体现出了当地政府的“懒惰性”,没有积极所为,发挥聪明才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来搞好防洪工程,这既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实,不仅仅是欠发达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就是发达地区大城市的相关排水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在去年和今年夏天大雨的“光顾”下,一些大城市频现“内涝”,将城市的软肋暴露无遗。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反思的地方。
只需要1公里防洪堤就能缓解小镇的“水患”,却多年也未修建好,重复了连续40多年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了个醒: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亟需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投入来加强这些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该欣慰的是,2011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当然,这还需要各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在政策上、资金上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同时,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文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