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林业局原局长李三成看到黄山迎客松后,被迎客松的姿态所吸引。之后,他动用30多万元公款,打造了两棵高达15米的山寨版“迎客松”,并将其“种”在林业局门口。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林业局负债已近600万元。2年后,局长因腐败落马,两棵假树随即也被拆除。(2012-10-17 新华网)
一个负债近600万元的林业局,竟然出手阔绰花30多万元巨款打造了两棵山寨版“迎客松”来装饰门面,这真是让人感叹,现在的一些单位,“穷死了也要往脸上贴金”。
不过,李三成的落马,并不是因为“山寨”了两棵“迎客松”,而是一个偶然的因素被指控涉嫌受贿。可以想象,倘若李三成不是意外落马,两棵造价高达数十万元的假“迎客松”还会堂而皇之地成为淅川县林业局的“标志”。而这就让人对当地的纪检部门产生了质疑:李三成动用巨款打造两棵山寨版“迎客松”装饰门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地纪检部门为何视而不见?
或许,当地纪检部门开始会误以为两颗山寨版“迎客松”要不了几个钱,可当民间传言两颗山寨版“迎客松”造价高达72万元时,当地纪检部门还可“泰然处之”吗?除此,当时淅川林业局因为修建新办公大楼负债已达到了500多万元,这也是一条现成的腐败线索,当地纪检部门为何不主动去查?对于明显可看见,可听见的违法违纪行为与腐败行为,纪检部门如果屡屡无动于衷,不仅是渎职,更是对腐败分子的纵容。
现在的贪官一般虚荣心很强,要面子,喜粉饰,好攀比,因此,如果不限制权力的随心所欲和加强对官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监督,纳税人的钱就很容易成为贪官满足虚荣心的“唐僧肉”。而这就要求纪检部门要有鹰一样犀利的“眼睛”,并能主动侦察,主动出击。李三成的倒下,不是纪检部门主动查出来的,而是因为偶然意外的因素,这应该是有关纪检部门的耻辱。李三成倒了,他打造了两棵山寨版“迎客松”也轰然倒了,被拆除了。其实,这又何必呢?与其花钱再拆掉产生一堆垃圾,不如当地纪检部门留下来做警示自己不作为“耻辱树”。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叶建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