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干了两个多月,最短的不到一周时间,从去年暑假至今年11月份,22岁的大学女生王彩琴(化名)1年半换了13份工作。对其“猴子掰玉米”般的工作方式,她妈妈说,找工作就像找老公一样,不开心就不要勉强做。(12月13日 武汉晨报)
一年半的时间换了13分工作,喜欢则长久,不喜欢则说走就走,这种“疯狂”的换工作行为,折射出的是年轻人责任意识的匮乏,对自己不负责,对工作不负责,对社会更不负责。
就业选择上,家长的教育起引导作用。新闻中大学女生母亲“穷养儿富养女”、“工作就像找老公、不开心不要勉强做”的心理,是导致她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作为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认清就业现状,让孩子脚踏实地的工作生活,每一份工作、每一个职位都能锻炼自身能力,工作不是喜欢就可以胜任,不喜欢就没有尝试的价值,大学生毕业后最需要的是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如果依旧抱着自己是“天之骄子”的幻想,只能耽误自身发展。
频换工作暴漏出的是责任心和对企业忠诚度的缺失。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各企业在用人方面也提高了标准,初出校门的学生很少有第一份工作就称心如意的,但要注重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对工作的负责就是对自身的负责。在面试求职过程中,企业最重视员工的忠诚度,新闻中的学生一年内换13份工作非但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所在,反而会让招聘企业对她的忠诚度和稳定性产生怀疑。
学校是象牙塔,家是加满糖的蜜罐,而社会却是随时都充满挑战的竞技场,当迈进社会大门时,能做的只有前行,随着高等教育率的上升,“天之骄子”已成为传说,想要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还需认清现实。
稿源:荆楚网
作者:萧萧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