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吴治邦:洋奶粉何以在中国“横行霸道”?

发布时间: 2013-07-04 11:19:5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吴治邦  进入电子报

  昨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有关人士证实,已掌握部分洋奶粉企业违法证据。发改委2日披露,被查奶粉企业有操纵、抬高奶粉价格的不法行为。记者分别联系多美滋、美赞臣、雀巢、惠氏、富仕兰(美素佳儿)等多家乳企,除雅培外,其他乳企相关负责人均向记者确认了反垄断调查的存在。(第一财经日报 7月3日)
  这几年羊奶粉经常频繁的集体涨价,而且感觉像是达成默契一般,选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点调整价格。如今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价格管理部门的注意,从目前公布出来的信息来看,洋品牌确系有操纵、抬高的行为。
  按照价格理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价值决定,并且受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大部分洋奶粉的产品基本不会超过100元,可是售价却几乎超过了400元。难道奶粉具有特殊性,不遵循价值规律,很显然目前国内的奶粉市场呈现出了一种病态。
  洋奶粉为什么敢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集体涨价潮,关键是监管的失位。洋奶粉价格的虚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近四五年一直都存在的现象。所以,从很大程度上讲,在此之前,监管部门是处于失位的状态。现在出手整治这些“洋寡头”有点亡羊补牢的味道。即便现在对这些公司处罚个几个亿又有什么意义呢?想想这几年来从中国市场中获取的毛利润达到百亿元的公司比比皆是,对于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在奶粉涨价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国内目前的价格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和滞后性。要是在国外,此种明显的垄断行为肯定会遭到价格监管部门的严厉且及时的处罚,根本不可能让其有恃无恐地存在这么长的时间。
  根据市场的游戏规则,竞争双方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必然会通过提高品质以及价格战等手段在赢得消费者。国内的奶品市场几乎很少见到博弈的双方,洋品牌和国产奶像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产品,以至于洋品牌往往可以坐地起价,而国产奶卖出跳楼价却无人问津。在国内乳制品安全红灯频亮的状况下,洋品牌貌似吃定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同穿一条裤子,坐地起价。可以预见的是,假如国产品牌的质量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消费者信心,光靠行政性的市场治理,对于问题的解决仍然是“杯水车薪”。
  一个人之所以在不同的地方做出不同的事情,关键是所处的环境不同。洋品牌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横行霸道,而在欧美市场上老老实实地经营,关键我们自身出了问题。在此次发改委出手政治之后,更应着手解决价格乱象背后的深层次性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治邦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金慧)
关键词:吴治邦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