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报道,在山东省济南市运署街上,有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仅有20厘米,勉强能供一个人侧身通过,被附近居民戏称为“史上最窄人行道”。记者电话联系到济南市历下区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他们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么窄的人行道,是因为运署街本来就比较窄,客观条件限制了人行道的宽度,他们也是“迫不得已”。(《京华时报》9月14日)
在大城市里见识了双向八车道、十车道,那是为了市民畅通出行提供方便,可以理解。与之对比的是,出现了“史上最窄人行道”,怎么为步行的市民提供安全保证?济南“史上最窄人行道”的出现,就是以车为本的版本,无疑是一个伪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打造一个美丽的城市,和谐发展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做到为百姓着想。百姓经济条件有好有差,在考虑为有车一族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得为无车市民安全行走考虑才对。试想,走在“史上最窄人行道”上,一边是车水马龙,一边是人行道的宽度仅有20厘米,勉强能供一个人侧身通过,给予步行的市民最大感受就是市领导嫌穷爱富,已经把他们抛弃了。领导是百姓的父母官,有父母嫌弃穷儿女的吗?
市领导在决策市政建设的时候,理应将人行道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做到以人为本,多从普通市民的利益出发,方可得到百姓的支持。诸如山东省济南市运署街上人行道的宽度仅有20厘米,普通市民行走的时候,可能就不是遭致一句臭骂之声那么简单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