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开幕的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常委会委员们的手上多了一样装备——人手一个平板电脑。该省人大方面透露,从下次常委会起,平板电脑有望取代纸质会议材料。(11月21日《皖江晚报》)
看到这则新闻,网络上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尽然和节约挂上钩,这是真节约吗?还是人大太富有了?笔者不知具体原因,但知道常委会委员们的组成情况,一是年龄偏大,二是基本上习惯看纸质文件,但为何出现“配发平板电脑”是节约,实在令人耐人寻味,难道这也是变相的福利?!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一些部门和个别领导为了多花点财政经费,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噱头来佐证自己决策的正确,其实还部门和个人私心作怪,这可能已成为一种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不可否认,减少用纸就是保护环境。但用配发平板电脑来节约纸张的做法,恐怕很难令人接受。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委员而言,并不习惯电脑阅读,电脑阅读习惯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养成,换成平板电脑阅读会议文件不仅不是“享受”、反而“受罪”,不仅提高不了效率效果,反而影响正常会议质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人手一个平板电脑”的财政投入却是会议纸质耗费成本的数千倍、数万倍,以一个平板电脑5000元为例,可以购置多少办公用纸?可供开多少次人大常委会?纸张浪费与配备平板电脑的成本到底哪个高?以个人的生活经验,这两点追问却也不难回答。但一人用纸的成本恐怕用十年也抵不了一个平板电脑的价格。
根据有关报道报道,早在2010年11月底,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会议时,就首次为与会的60多位常委会委员人手配发一部平板电脑,当时的广东省人大明确表示,“拟定在一到两次会议的过渡期后正式投入使用”。结果三年时间过去了,平板电脑的无纸化办公还在“过渡”。这说明啥? 三年的培养还是过渡阶段,说明虽然由先进设备,那些年龄偏大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们依然不会用电子产品,平板电脑成为一种奢侈摆设,成为地方人大向国家人大汇报总结的办公亮点,其实并不是亮点只成了一份干部享受的福利,那又何必去大张旗鼓宣传成一种“节约”的创举,值得玩味!
总而言之,“配发平板电脑”不过是打着节约纸张的名义来发会议福利,与节约不靠边,这也是一个宣传的噱头。中央有关方面大力整治“四风”,并强力推行“八项规定”的落实,什么是真正的节约、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公费开支节约,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则只会失去民心,遭受公众的舆论讨伐。如此,围绕在公众舆论场的质疑声,政民关系还有可能长久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醉江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