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北京街头车行道斑马线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事件双方是一名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和一位过马路的中年妇女。经新京报记者调查,该外籍男子驾驶无牌摩托车撞倒了中年妇女,双方随后发生纠纷,后妇女被送医检查,因伤情轻微,双方在交警调解下,最终外籍男子支付了精神损失费、医药费等共1800元赔偿金。(12月4日《新京报》)
公众还未对 “扶不扶倒地老人”这道考题做出正确解答, 又一起“大妈讹老外”事件令公众再一次陷入“善良”与“冷漠”的纠结之中。人们的主观错误意识使这起事件颇有戏剧性看点,老外由做好事遭讹诈的“雷锋”变成胆大妄为、众人唾骂的肇事者,这位被撞倒的中年妇女由背信弃义、见钱眼开的“碰瓷大妈”摇身一变成为楚楚可怜的受害者。事实真相的姗姗来迟不仅使“碰瓷大妈”接到很多挨骂的电话,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也让道德者更加惧怕,令行善者心有余悸。
邓州市13岁农家女孩闫倩玉火海中救母,使自己烧伤面积达到95%的那起事件,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起初的新闻报道是家人由于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把受伤的孩子遗弃。闫倩玉的孝心和勇气、闫倩玉母亲的无情冷漠引起公众强烈关注,母爱的神圣伟大被这位无情的母亲践踏的分文不值,救母女孩能否找回丢失的母爱成为当时公众议论的话题。可事实并非如此,随后“母亲割皮救女”、“全家齐心抗病魔”的陆续报道让大家对这位母亲的憎恶、痛恨得以消除,同时也对这些颠倒是非黑白的虚拟报道深感无奈。
媒体的价值在于通过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新闻信息,增进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彼此的相互了解,全面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文章再手,道义在肩”,决不能因为夺得公众眼球,扩大自身利益而肆意遐想,扭曲事实。纸包不住火,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笔者认为,若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工作者牢牢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拥有公信力和影响力,才是唯一之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