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新化县卫生部门向各乡镇卫生院下达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的任务数,各乡镇卫生院又将任务数分派到各村。因为“任务”与下拨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一些乡村医生在病人数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只好采取虚报造假的形式应付考核。
建立档案下达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数作为考核任务,并于绩效年终考核挂钩。如此硬起的指标貌似各地区就只有听命完成的份。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若辖区内没有这么多病人那该怎么办?客观上并不存在会不会在主观的作用下变得存在?在如此高压的任务之下这样的可能性不无存在。
可一名健康的人被精神病、糖尿病等各种“指标病”之后的蝴蝶效应不容忽视,名誉受损的同时可能还要支付“看病”的医药费,让那些被生病人的精神和金钱都躺着中枪,而这些钱花的却毫无意义,仅仅是成为了那些决策者的牺牲品。
所以,就目前来看,各个辖区的病人多少并不是关键,当务之急是为制定这一政策的人“治治病”,治治长期以来的形式主义,治治纸上谈兵的本本主义,让这些习惯于在办公桌前“决胜千里”的接接地气。
一个好的政策能够利国利民,一个不完备的政策起反作用也不是不可能,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少在办公室内“运筹帷幄”多去走访群众,通过实践来夯实理论,从而制定出更加实用的政策法规,利国利民。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志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