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这是继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之后,又一个被调查的部属高校副校长。(12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国内高校的学者教授们因其自身的特质,是社会上的高层次人群,收到了我们的普遍尊重。大学的老师学者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给其他人的印象往往是思想境界颇高,有着高深的学术造诣,有着深不可测的知识理论水平,往往会给普通人很大的距离感。因为,他们接触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得到的。
近段时间国内知名高校接连出现了校领导因经济问题被查的事件,一时间让我们对高校学者们的印象在急速的转变。看到人大招生腐败,看到川大校长落马,这次又有浙大校长被调查,相信很多人的心五味杂陈。因为这些事件让高校领导高辉圣洁的形象受损,让我们一贯的想法无法转变,更难过的是对我国高校教育届发展的担忧。
为何高校腐败案屡发?这值得相关部门深入思考。建国前后的中国高等学府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诸多文豪、学者和人才,他们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在世界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业绩。而现在各高校的发展环境和物质水平要远高于曾经,但培养人才的能力却在逐渐下降,反倒在腐败中逐渐显山露水。这不由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中国的高校发展应该走向哪里?
既然已经开了弓,就不要再有回头箭,遏制高校腐败要内外兼修。一年来我国对官员腐败的穷追猛打揪出了很多贪官污吏,针对高校的部分领导不能自珍、自爱、自重,也拜倒在金钱门下的事件同样不能姑息。一方面,要彻查有问题的高校,尤其是领导层,重视相关的举报,一经查实,马上行动,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及时的向社会公布相关案情,鼓励有问题的人主动交代;提升人才的待遇标准,提供给他们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对高校的监督体制,在让其有更大的发展自由时,强化高校领导和老师的自律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在将自己的学识最大的贡献给社会的同时,从更高层次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和一己私欲。
维护高校纯净,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更是为了坚定国人的信念。高校在我们心中的至高地位是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尊师重教,学术氛围浓厚的根本。严厉打击高校腐败,一是维护学术公平,让真才实学的人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以自身的学识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二是保护高校的纯洁性,让其一如既往的成为国人信念的支撑,成为改变人生的重要路径。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发展,知识才能被重视,民族才能有前途。
稿源:荆楚网
作者:牛刀小试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