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北京、重庆、长沙等地发现,中央禁令之下,请客送礼之风有所收敛,一些高档销售品商家反映今年明显不好卖。然而,一种名为“礼品册”的商品在网络上销售火爆。在搜索引擎输入“礼品册”,显示结果达190多万条,大多是专门销售礼品册的网站。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新京报》1月13日)
一系列禁令之下,公共部门明面上的请吃送礼等行为委实收敛了不少,公共机关作风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看到,围绕公共权力的请客送礼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不会自动消除。这不,明面上的送礼消褪之际,利用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送礼神器”的送礼活动,仍旧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相对于普通的送礼收礼,利用电子商务形式进行的送礼有着较大的隐蔽性。送礼者首先确定礼品并付款,同时留下收礼者地址,网商则给受礼者寄送含账号密码的“礼品册”,收礼者通过账号密码登陆网站选择礼品,然后通过快递送达。可以看出,这种送礼方式将电子商务作为中间人,对礼品收送的过程进行切割,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于双方具有很强的保护性。或许正因如此,在中央强力反腐、禁绝公款送礼的严令下,“送礼神器”仍备受青睐。
这些“礼品册”“电子礼品卡”所涉及的商品,既有几十元的普通商品,也有单反相机、高档烟酒等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档商品。由于隐蔽性好兼安全性强,且可以“灵活”开发票,所以较有市场。有销售人员透露“公款送礼是其主要业务”,“不少企业买礼品册送给机关单位,都是十几万的大单。”生意红火的背后,是难以言说的暧昧和玄机。
应该说,普通百姓之间基于正常人际关系的礼尚往来,并不受相关部门禁令限制,自然也不必担心相关方面查处,因而也就不会挖空心思去寻求隐蔽性和安全性较强的“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送礼神器”。之所以选择隐蔽性和安全性俱佳的方式送礼,本身就含有一种令人心会神知的猫腻,背后的“玄机”也就不难勘破了。利用这种“送礼神器”,无论是送礼还是收礼,无疑都是对公共部门严禁公款吃喝送礼之规定的视而不见,俨然将党风政纪当成了可以任意揉搓的面团。
“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送礼神器”背后的玄机不言自明。这“玄机”说白了就是对公款送礼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刻意遮蔽,凸显出送礼者和收礼者面对“八项规定”等各项禁令钻空子的侥幸心理。从商业角度讲,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送礼神器”虽然只是一种工具,但对那些“别有用心”者则具有某种心照不宣的诱致作用。即便抛开“钻空子”“打擦边球”的边缘行为不讲,礼品册、电子礼品卡“发票可以随便开”的乱象,仍旧暴露出其涉嫌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软肋,而“回收电子购物卡”背后的猫腻经媒体多方披露也已经社会所厌弃。鉴于此,如何从规范电子商业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角度,堵住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电子商务行为的漏洞,更需要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责任。
“电子送礼”同样不是法外之地。从本质上讲,通过“电子礼品卡”等方式进行的公款送礼行为,也是公共权力出轨的表征之一,同样亟待制度约束。完善相关制度,不仅着眼于规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而且要为权力的健康有序运行打造更严密更牢固的“制度笼子”。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且看管好“笼子”,真正体现出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的价值旨归。
稿源:荆楚网
作者:凌国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