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郫县一名群众开车去位于县党政办公楼内的卫生局办事,一路打听,到了办公楼所在地,却找不着北——眼前倒是有几幢有门卫把守的大楼,但四处却看不到任何显示这里是党政办公楼的标牌或者提示。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郫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周金泉表示,郫县党政办公大楼2008年搬迁至此后,确实一直未挂出标牌。(1月14日《四川日报》)
领导干部怕群众找“麻烦”,形成“鸵鸟思维”,用不挂牌的回避的方式解决群众问题,躲掉的是群众的信任、公仆的职责、政府的公信力。“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公仆追求在这个个案中将“为民“演变成了“为己”。怕群众找麻烦的领导最终会给自己找来“麻烦”。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把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升到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而现实中部分领导玩“迷魂阵”,摆出一副把群众拒之千里之外的姿态,人们不禁要问,“迷魂阵”里的领导干部究竟想要混淆谁的视听?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门风,相信不仅是在这一个地方上演着。群众想要到政府办事,不仅要躲得过把“不随便放进任何一个可能给领导添麻烦的人”当作信条的门卫,还要有火眼金睛找到领导的“藏身之处”。不挂牌的办公楼成了 “门难进”的升级版,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能成为一句口号,要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具体工作中去,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这种转变。郫县的豪华办公楼若真的是“官方否认超标”,那不挂牌是心虚从何而来?
改作风不妨从“改门风”做起,让人民政府的大门向人民群众敞开,这是党和政府的承诺、民众的诉求、时代进步的必然!
稿源:荆楚网
作者:段智慧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