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朱海滔:清房要做到“腾得出用得上”

发布时间: 2014-02-12 15:13:5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朱海滔  进入电子报

  截至目前,湖南全省共腾退调整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相当于腾退调整出120多个足球场的办公空间。“以一个折中的市场价格来判断,这至少是几十亿的国有资产。如果只是封存、关闭,那是一个巨大的浪费。”2月10日晚,湖南省人大代表肖启斌对记者表示,充分调剂使用党政机关腾退的办公用房,“一方面是盘活巨额国有资产,另一方面更是为防止一些地方今后回占现象的反弹”。(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这段时间,各地“清房改革”如火如荼: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65万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4万平方米,1.5万余个项目被停……全国各地整改超标、多占的办公用房、滥建的楼堂馆所取得阶段性成果。
  超标办公用房的腾退刹住了铺张浪费之风,降低了办公成本,拉近了干群关系,但腾退的办公用房如何处理却没有下文。相当部分机关和部门多占的办公用房虽然已经腾退,但依然被原来的主人占有和控制。据2月9日新华社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应付式”清理。
  有的领导办公室超标了,打个隔断,把多余的分隔开来,领导按照规定面积办公。至于隔出来的面积怎么办,要么改成接待室或者休息室,继续由领导使用,要么作为杂物间、储藏室;一般干部办公室面积超标了,要么临时“拼”一下,将单位的一些“临时工”、司机、志愿者或者调训人员安插进办公室,要么搬几张桌子来,对外宣称有几个人办公室,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干脆将多出来的办公室一把“铁将军”把门,任其闲置不管。
  由于清出来的办公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为了应付形势打隔断花费不了不少装修费用,增加了行政开支,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了新的浪费,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清房行动变成了走过场,没有产生预期的政治效益,引起舆论质疑和群众批评。
  清房行动的本质是为了合理资源配置,减少行政浪费。那么,如何避免清房行动走样,防止清房搞形式主义呢?笔者认为,本着节约、资源最大利用化原则,清房要尽可能少花人力、物力整改办公室,同时应充分利用腾退的办公用房,把腾退清理出来的办公用房用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为群众服务上,做到了“腾得出、用得上”。例如在辖区内推行联合办公,将各部门放在一栋办公楼或者数栋办公楼内联合办公,如此既方便了监管,也方便了老百姓办事,还真正的减少了办公面积,而且腾退的办公楼也可以投入市场进行开发,实现土地的充分利用。如此,岂非皆大欢喜?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必须在清房的同时也要“晒房”,真正“打开房门”,“晒晒”各地清房面积和如何利用的“清单”,接受公共监督,看看到底是真的“退房”了,还是打着擦边球。这样既盘活巨额国有资产,也能防止回占现象的反弹,达到整治“第四公”顽疾,实现厉行节约的初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海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清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