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一个“无奈的人”(网名)频繁在某“收养网站”上发帖“求有偿收养”。然而,这一系列网帖都与一个网络贩婴大案直接相关。昨日,市公安局通报称,随着最后两名嫌疑人杨某、王某琼在浙江杭州落网,“7.03”特大网络贩婴案成功告破。(《广州日报》4月5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网上购物确实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络这个工具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广东佛山一伙犯罪分子却打着“有偿收养婴儿”的幌子,借用网络买卖婴儿,从中谋取利益,在让人感到愤慨的同时,也让人对婴幼儿的人生安全产生担忧,缘何婴儿会被当做一件商品一样被买卖?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
这些人通过网络发帖的形式联系卖家,再通过网络同买家取得沟通,往往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婴儿在他们手中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存在感,只是用来赚钱的商品,在他们眼中人性这东西与金钱和利益比起来一文不值。在此其间,他们已经形成了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背后的庞大的利益链条旁人无从得知,这仅仅是个例普遍存在?而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婴儿的父母是如何愿意将自己亲生的孩子卖掉?难道亲情还抵不过金钱诱惑?
父母兜售孩子实则是一些人扭曲的人性使然,父母与孩子原本是构成社会家庭的基本元素,具有社会关系上的稳定性,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自然人中最亲密的组成部分,亲情与家庭是人存在于社会的基本形式。然而有些人却违背人类自然情感与社会道德,将自己的孩子以贩卖的形式兜售给其他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体现,更多是触犯了法律。“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本是一句用在动物保护方面的标语,但此时却别有一番风味。有人卖还真有人买,由于一些人心理或者生理原因的问题,导致自己不能生育或不愿生育,从而缺乏孩子的温暖,便为此从一些人贩子手中购得婴儿,借此抚慰自己空虚的内心,这也是一种缺乏社会认同感的体现。
他们目的本没有错,错在行为的失当,这些恰巧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三方彼此利用却又利用彼此,他们从中各自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从侧面折射了一种社会风气的病态和人们心理的扭曲。叹息的同时,也不禁要问,社会监管去哪儿了?此事的发生社会监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事的发生?单单有监管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思想需要重塑,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依靠基本的价值观念的重组,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同时更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世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