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5分钱1斤,卖得我们都心疼啊!”这两天,常州横林镇很多花菜种植户很头疼,现在正处于花菜旺产销售高峰期,但收购价格却低得可怜,很多菜农都是在含泪亏本卖菜。而且,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来收购的菜贩越来越少,他们担心辛苦大半年种植的花菜会烂在地里。(4月14日《现代快报》)
往年1元、1.5元、2元的收购价,现如今却只有0.5元,辛苦十几个小时摘得的700斤花菜菜卖得40块钱,就这样,收购商贩还一副爱理不理的神态,难怪这队70多岁的老夫妻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了。菜市收购价格居然低贱到如此程度,难道真是所谓的市场行情惹的祸吗?
这里,不妨先说清楚这个实事。菜农若是“单打独斗”显然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比如去年大卖的菜品,今年就会跟风似得都去种植,结果导致市场上供过于求,菜贩子的利润空间减少,只能采取降低收购价格的办法来维持利润,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菜农“很受伤”。同样,由于缺乏市场行情预测或者是市场信息的不畅通,单个菜农往往是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辛苦种出的菜品却卖不到好价钱,或者是巨大的利润被中间商赚去了,菜农被“市场行情”所左右,成为了出力不得好的群体。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菜市行情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影响的巨大的。因为单纯受市场需求而进行的蔬菜种植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围绕市场价格,菜农的选择是单一的,甚至是缺乏理性的。当然,对于不是直销而是多道转销的蔬菜而言,这种单一的种植欲望和缺乏理性的种植选择是不科学的。
同样,也不能忽视整个蔬菜供给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诸如供货机制,转销次数以及区域性政策环境的影响。简单来说,一个菜农所种植的菜品并不能直接就销售到消费者手上的。而是经过了收购商、二手贩子、销售商等多重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得扣取相应的成本和利润,那么市场上出售为5块钱一斤的蔬菜很可能菜农销给菜贩子的价格只有低廉的5毛钱。菜农卖5买一斤,和消费者却要花5块才能买到一斤,中间的巨大利润都去哪儿了?
看来,菜农是处于整条利益链条的最低端,也是最为脆弱和获利最少的。但鉴于此就下结论说市场行情是菜市低贱菜农受伤的主因是不科学的。要想解决这样的现象,不妨思考如何做好这几个方面的文章。一方面,可否考虑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将菜农统一到一个组织内?这样做可以减少盲目的种植和不科学的种植,最大程度地避免市场行情对菜农的伤害。同时,合作组织还能够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将组织内成员的菜卖个更好的价钱。
另一方面,可否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比如引进大型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种植方式。公司将合作组织内成员的菜品按照保护价格进行收购,利用广阔的市场信息进行销售。政府部门则对辖区内的蔬菜种植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规避市场行情的影响,最大化地保障菜农利益。再次,可以考虑建立菜市直销网络。多次转手会间接提高菜价,如果建立合作社和政府引导能够顺利开展,那么将蔬菜直销给消费者也就是最好的营销方式了。
菜市低贱伤菜农不单单只是市场行情惹得祸,完善应对机制还是要从重塑供求链条入手,通过合作组织与政策引导合理规避市场行情风险,确保菜农利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林君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