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泰州电视台《直播生活》栏目官方微博曝出,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办事处北马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某某中午饮酒,面对来访居民公然表示:你再到社区来我扇你个巴掌!当栏目记者表明身份后,周某某借着酒劲不准记者离开。下午,海陵区京泰路街道办事处监察室主任朱纯国回应,刚召开过机关工作作风会议,强调严禁中午饮酒,将对此事展开调查。(4月22日人民网)
随着我国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政府对官员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百姓对官员的形象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我们的党风、政风也在不断的好转,官员们不敢大吃大喝了,不敢公车私用了,当我们都在为这些成就沾沾自喜之时,这位醉酒的党总支书记,却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政风的改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对于这件官员醉酒骂人的事件本身,笔者并不想对其发表什么评论,因为社会本就是纷繁芜杂的,有高尚者也有低俗者,有为社会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就会有拖后腿的。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社会怎么会让这种人成为了带领人民前进的官员?
“德者,才之帅也”。以德为先,得才兼备一直是我党用人的标准,然而,一个人的“德”,虚无缥缈,在考察中难以把握、不好操作,对此,中央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更高端的考察制度,希望把干部的“德”考,落实到平时考察中,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各个层面细化分解为具体的指标,努力将抽象化的“德”做到更加明确和具体,努力突出操作性,准确性,导向性。
然而,这系列理论性非常严谨的方针政策,在真正落实过程中,却被中国的人情网,关系网不断冲刷,最后真正能在官员选拔制度中起到作用的“德靠”所剩无几,在没有真凭实据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因为某个官员私生活中存在不雅行为,而奋起抨击,因为这有违中国自古以来的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
对此,笔者拙见,与其把干部的“德考”看成一种考试,不如把其化为日常观察,与其把“德考”当成上级官员费力而不见成效的工作任务,不如把权力交给公众,各级官员在网站上公布各人信息,让人民有权对接触过的官员进行评价,同时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让人民既有权力评价,又不能随意评价,如此,才能真正让官员在人民面前有所压力,将“为人民服务”化作行动,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梦暄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