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国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相关情况,并公布了25个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使我国人均GDP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或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4月24日 《京华时报》)
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俱乐部”,但舆论好像并不买账。翻看回帖记录,被平均、拖后腿的吐槽不绝于耳。“有梦想才能让我们变得了不起”,可为何规划出台了、梦想有了,人们不是凝聚共识、憧憬未来,共同博得出彩的机会,而是用“吐槽”和“拍砖”向梦想致敬呢?这固然掺杂着人性的弱点在里面,但有管部门也该反思,群众的幸福感去哪了?
平心而论,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曾记得,孩提时我老是抱怨妈妈不给我做红烧肉,为何我家没有汽车开;可现如今我却在吐槽,“妈,多久没吃老家的山菜了”,还是骑单车好,既健身又环保。“窥一斑可知全豹”,即使抱怨声没完没了,可碎片化的瞬间,也可感悟生活质量的飙升。可车有了,肉吃腻了,群众的幸福感咋上升的这么慢?
表面看,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群众的幸福感却在原地踏步,有悖常理。但仔探究,不难发现不幸福的吐槽,暗含太多理性的忧愁。试想,如果收入没有物价跑的快,收入提高能带来幸福么?天天加班“累觉不爱”,即使收获一点加班费就能带来幸福么?陷入“霾伏圈”,光都见不到能见到幸福?事实上,跨过高收入“门槛”,就能幸福来敲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生活质量没跟上,一切都是“浮云”。
有关部门在带我们憧憬收入翻番,畅想未来那个更大、更圆、更甜“蛋糕”的同时,也要注意脚踏实地。毕竟,带薪休假都没执行,加班文化盛行,“蒜你狠”、“姜你军”横行,靠收入提高提升幸福感有一点奢望!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放下空洞的数字,舍去不必要的遐想,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寻找民之所欲。
我们注意到发改委正在策划25个重大课题,未来要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等方面有所建树。公众当然乐见其成,但关键是行动。希望这些课题花开蒂落之时,幸福真的敲打我们的心扉!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