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月就到了毕业季,目前这个阶段有很多的毕业生都在准备论文。为了规范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避免抄袭剽窃,“论文查重”也就是通过软件来检测抄袭率,已经成文学校论文检查审查的重要一环。教育部出台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就规定,论文查重率高者,将面临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注销学位证书、开除学籍等处分。(中国广播网)
我们常常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学校通过查重软件检测论文的含金量,那么学生自己也可以自测来提前判定自己的论文能否通过,这也就是淘宝商城上检测软件销售火爆的原因。学术造假,论文造假是我们呼吁多年的打击对象。早些时候,还有不少人能够侥幸逃过老师们的火眼精金,踏过大学的最后一道门槛,拿到学位证书。
其实,每年的毕业季,不仅是本科生需要写论文准备论文答辩,研究生也同样如此,面对庞大的毕业人群,考核老师的数量是固定的,他们的精力也是相当有限的,要想审核的老师们对于每一篇论文,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仔细阅读和查处分析,这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以论文含金量的多少作为学生毕业成绩的模式依然享有如此高的声望?其实可以说是传统的思维没有得到改变,我们依然沉浸在过往的社会经验中。
我们知道在最初要求本科生和硕士生都写论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质量。至少在过去的年代里,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网络不发达,信息渠道不完善的时候,人们想要获取资料,只能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某个观点,得出某个结论,首先必须是得参考大量的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样,学生们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都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以往,通过努力学习并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被人们尊崇为获得一个好工作,走上幸福生活的第一信条,也可以说是黄金之路。
而现在,社会在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更是多种多样,光靠死读书,或者说光靠有好的学习成绩并不能满足市场的大胃口。比如现在很多的岗位都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作为一个在校认真学习的学生,刚出校门,又何谈所谓的工作经验。还有不少的岗位要求的是技术型的人才,你只有漂亮的成绩单,你能讲出一口的大道理,可是一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大眼瞪小眼,愣是什么都不会,那自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教育制度也应如此,我们也应学习用“旧瓶装新酒”,适当地调整高校学生毕业的资质评判体系。一个学习广播电视编导的,我们或许可以要求他们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一个学习市场营销的,或许可以根据当下现实产品,设计一个营销策略。这样可能更能刺激学生们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为未来走出社会做准备。
稿源:荆楚网
作者:马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