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大学校园里,发现各种电子竞技的比赛层出不穷,四五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参与学校进行比赛,校外的游戏公司为比赛获奖的队伍提供奖品。身边就有同学参加组团参加比赛,时常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与队友训练,在比赛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对于此,周围不少同学与老师却并不理解,电子竞技也能算作学校学生的文娱活动吗?这不是变相鼓励同学们玩游戏,让大学生沉迷于其中吗?
相比于前些年,人们对于电子竞技的态度已经宽容了不少,已经从原先的不务正业的印象,转变为娱乐方式的一种。从排斥的心态,走向了不干预的态度。但是,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中,电子竞技依然只是游戏,与体育活动沾不上边,更不可能成为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加上,新闻报道中,对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事情,屡见不鲜,更是加强化了类似的看法。玩一玩就行,何必认真,这是大多数家长对于电子竞技的态度。
可是,不少电子竞技的玩家,却很无奈。他们认为电子竞技与象棋、围棋一样,其本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只是游戏的载体不同。电子竞技也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电子竞技也算作竞技的一种,理应专注进行训练。
究竟是孰是孰非呢?不妨从电子竞技的起源来说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韩国意识到国家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出口,于是在危机过后,政府开始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韩国的电视、电影以及游戏动漫产业受到政府的扶持而发展迅速。
因而,电子竞技很大程度上,电子厂商和游戏公司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的宣传方式。如果想着要为国争光,而投入电子竞技事业,未免高估了它,显得不合时宜。此时,不少电子竞技的比赛,虽然号称是为了培养电子竞技的人才,合理的引导大学生玩游戏。实际上,培养出了一批业余的电子竞技的选手,却无法走上职业的道路,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学业,沉迷于电子竞技而付出的个人成本实在太高。
虽然,不少玩家认为,电子竞技与棋类运一样,都算作一种智力游戏。可是,象棋、围棋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其规则已经成熟,从小孩到老人,其群众基础远非电子竞技能够比肩。而不少电子竞技项目,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一批、淘汰一批,让电子竞技项目难免显得昙花一现,因而,沉溺于其中,只能带来短暂的快感,长期发展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不少大学生,为了电子竞技,呆在宿舍,连续“训练”十几个小时,且不说耽误上课,就连吃饭也顾不上,对身体的损坏可想而知。如此“痴迷”,显然与体育精神相违背,电子竞技当然不应该提倡,更不能成为大学生沉溺其中的理由。
电子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引导学生电子竞技,对学校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学校对于学生的电子竞技的活动,不能一停了之,更不能放任不管。既然有学生喜欢参与类似的活动,学校就有责任对其进行引导。
最近,各个学校 “三走”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学校不妨从了解学生需求开始,打开学校操场,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开设一些学生参与度高、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了解,对一些选择,多一些参与。如此,以电子竞技为名,沉溺于其中的学生才会减少。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章正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