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韩玉印:试卷雷同根在防范措施陈旧?

发布时间: 2014-05-24 09:00:2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韩玉印  进入电子报

  日前,在九江事业单位招考考试中,有28名考生被北京权威机构鉴定试卷雷同,九江市人社局考试中心据此判定这28名考生为零分。“近年来公开招考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考生企图‘走捷径’,但这绝不是正道。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发现一起我们就坚决查处一起。”九江市人社局考试中心主任张志勇说。(2014年5月23日人民网)
  随着“萝卜招聘”的臭名昭著,在“逢进必考”的大背景下,不少人分别将目光转向了面试、考题等各个环节,虽说这绝不是正道,但也说明一些人“走捷径”之心不死。
  “走捷径”不但使公招质量大打折扣,违背了选拔人才的初衷,而且也是对国家相关政策赤裸裸的藐视、践踏,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对“走捷径”的行为,加强监督,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确保给所有考生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参与竞争的环境是必须的。但笔者认为,只对检测认定的28名试卷异常雷同考生判为零分还不够,应“宜将剩勇追穷寇”,找出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为何在15674考生中,只有28位考生中部分人承认购买接收器进行作弊?为何其他考生没有这样的幸运?虽然“走捷径”不是正道,但在大比率的情况下,谁有把握必中?究竟28位考生中部分人是针对性的,还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最为关键的是,接收器作弊的始作俑者,是如何弄到考题的?有关部门在防范考题泄密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近年来,坊间不断有考题泄密的报道,甚至有的地方因考题泄密不得不宣布考试作废,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让人们对“考”这个公平的方式产生了太多的疑问。坊间不断有考题泄密,究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敌人太狡猾,我们太无能?还是有关方面防范措施太陈旧、雷同?是否雷同的防范措施与雷同的试卷有必然的联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稿源:荆楚网
  作者:韩玉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试卷雷同;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