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汪忧草:“绿卡”需要变“鸡肋”为“鸡翅”

发布时间: 2014-06-04 07:58:5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汪忧草  进入电子报

  记者从中央组织部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6月3日《北京青年报》)
  自2004年实行“绿卡”制度至2011年年底,总共只有4700多张绿卡发放,年均发放量248张,而彼时在华常住的外籍人口已达60万。所以,网上有个段子这样调侃中国“绿卡”是“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比尔-盖茨、巴菲特够不够优秀?他想来中国定居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按照现有制度,他没有现行规章所要求的中国工作经验!”
  “绿卡”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比如美国绿卡允许持卡人可在美国任一地点工作、居住和拥有自己的事业,可享受零学费十三年义务教育,绿卡持有人在退休后即可申请购买低收入老年人公寓住房,可用大约市场价格的35%左右的款项购买由国家补贴兴建的在美国属于自己的住房等等。这些优惠措施,每年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万各路英才移民美国。
  反观我们的“绿卡”,在吸引人才方面,做得就不够到位。虽然至今年5月23日,有130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千人计划”获得中国“绿卡”,但整体规模还是太小。
  一则,海外有5000万华人华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有超过100万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国外定居下来。对于这些在国内接受教育、在国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相当贡献的海外人才,国家需要加大引入的力度。
  二则,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国人来华经商,1980年在华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国人不到2万人,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近60万人。而且从2000年开始,进出中国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到2011年外国人入出境已达5400万人次。这些外国人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
  三则,如今中国每年发出的“绿卡”,还不到美国每年发出绿卡的八百分之一,在人才争夺上,我们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更何况每年还有数十万中国人移居国外,大多都是学有所长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在这种人才“净流出”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绿卡”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就显得更加迫切。如何把如今形同鸡肋的中国“绿卡”,变成帮助中国展翅高飞的“翅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和挑战。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忧草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张城)
关键词:绿卡;鸡肋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