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在一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调研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听到这样的声音。(6月3日 中国经济周刊)
高楼大厦、标志建筑、绿化雕塑很多可能是浮华无效的,但是显眼的外表使得这样的“形象工程”往往能够得到一些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城市的“面子”只是一方面,“里子”的完善美好,某种程度上才更加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市长的一句话,表面上显示了政府主导水污染治理的困境,背后其实是“政绩冲动”作祟,认为看不见的工程不好算政绩。有光鲜外表的是“宠儿”,就可以在急功近利下劳民伤财;隐于地下看不见的是“弃儿”,考验着执政为民的诚意却由于投入不足而举步维艰。要想杜绝这样歪曲的城市建设方向,就必须转变建设“面子工程”的思想,地面上的成绩不一定只是“形象工程”,那么埋在地下的“实绩”也不一定成不了城市的“面子”。
一个城市的发展并不只是表面的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状况才是反映城市建设成果的更高标准。类似下水管道这种工程很多时候是官员避之不及的,一是由于见效慢,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有效果,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它“看不见”,难说成绩。但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下水管道对于污水治理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共设施建设所急需,是老百姓的生活所需要,一旦建设完善,居民的生活就会得到切实的改善。没有水污染、下雨不积水、人民生活幸福,都是城市有了好“里子”之后显示出的最好的“面子”。
官员所谓的“造福一方”,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得实惠。事情只要真正做了,即使都埋在地下,百姓也会感受到人民公仆的默默奉献,感受到真正办实事的坚定信念,感受到虽不张扬却更加可贵的精神。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一菲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