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周卫军:校企合作“订制班”应加速推广

发布时间: 2014-06-07 09:22:0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周卫军  进入电子报

  “2013年,学院14名毕业生被一家企业聘用,11人解决了北京户口,今年该企业再次追加用人计划。这种喜人的就业形势源于校企合作的订制班。”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李石柱日前告诉记者。(6月4日《中国教育报》)
  校企合作,对口培养,学校按照企业要求设置课程,大量融入企业案例和行业经验教训;企业安排专人授课,把学生派驻到外地基地实习,在各部门轮岗;学时和学分也相应调整,学生毕业即达到上岗要求,能直接投入工作。这样社会专家请进来,教师学生走出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其实,这样的案例不止存在于北京物资学院,前不久网上疯议的“宝马班”应当也可划入此范畴。至于校企合作的办班模式,在很多的职业学校,更是多年以前就已在探索、实践,只是受制于方方面面的政策限制、关系梳理,一直进行得不是很顺畅。
  说实话,在这个大学生就业“史上最难”,企业却遭遇“用工荒”的时代,“校企合作,对口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但是,在此模式取得许多经验的同时,却为何迟迟难以推而广之呢?
  在我国,一般的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自重身份,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放下架子与企业合作是原因之一。而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过多的强调学术培养,强调专业教育,注重“专才型”人才培养,而且学习场地仅限于学校之中,学校教学仅限于课堂之上,教学方法、过程单一,手段、模式刻板,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缺乏求新、求变、进取、批判和创造的精神,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这就相对造成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大部分心理上不愿或者能力上不适合从事企业工作,导致“就业难”持续发酵扩展。
  职业学校有更好的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却又受制于政策限制、关系梳理、僵化思维等也使得推广工作难度不小。一是受招生政策的影响,职业学校被人们称为“落榜生收容所”,可见生源质量确实难以保证,这就决定了学校需要将大部分精力专注于学生管理,反而专业知识、技术培养倒变成了次要工作,因此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也一直被用人单位质疑。二是职业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思维僵化,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总认为大部分学生就是来学校长身体、混日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得过且过,对学生放任自流,导致了学多学生在学校根本难以学到有用的知识。三是关系的梳理,学校与企业合作,这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模式,但是需要沟通、交流,需要互相理解、支持,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将会导致合作失败。再则学校生源和企业用人终究难以对等,再加上距离远近等关系,也造成了学习、实践的成本加大,导致合作办班推广工作难度不小。
  校企合作办班应当引起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的重视,这是一项多赢的模式,既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又能解决企事业单位“用工荒”困境,更能增进经济活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进步。因此,希望各方能解放思想,克服困难,互相协作,加速推广这一符合单位利益、适合单位发展的人才培养、应用模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卫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校企合作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