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世界杯代代无穷已;原地踏步,中国队年年只相似。作为世界杯的常看客,我们中国队这次也有收获:被冠以“特能输”这样一个带有夸张和极致色彩的封号,与“怂开始”并驾齐驱。有专家发问:中国将来还有男人踢球吗?(7月30日人民网)
首先声明的是,我是一个球盲,从不喜欢看足球,也不喜欢世界杯。所以在此次世界杯期间,交警要想查我的酒驾看球,几乎是天方夜谭。人家踢人家的球,我看我的电视,我锻炼我的身体。
对于中国足球我也是了解一二的。正如这个封号“特能输”。可以说这个“特能输”,是国人对中国足球的讽刺,有点恨铁不成钢的爱,也有扶不上墙烂泥巴的恨。我们总是希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是,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这个理想梦了很多年,愿望还是落空了。很理解国人的感受。虽然我也不喜欢中国足球。可是,对于大家对中国足球的反感也是有话要说的。
我们希望的是让“特能输”变成“特能赢”。赢什么呢?自然是给我们赢来一个个金牌,赢来一个个头衔。有了这些官员感到有面子、百姓感到有面子,甚至就连在国外的华人,也能扬眉吐气。我们仔细想想,这种“特能赢”的情结就是正确的吗?
发展体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这个体育盲的眼里,我看到的不是金牌,而是身体的健康。搞体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全民健康。这才不枉费了我们每年的巨额投资。但是,在竞技体育的错误引导之下,我们让体育精神变了味道。我们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入到争夺奖牌上。对于“特能赢”的人,我们给房子、给车子、给票子,甚至就连已经是在为企业打球的李娜获了奖,政府也会抱着人民币跑上前,看人家的苦瓜脸。拿了金牌,有人为明星办理了终身免费看病的待遇,而穷人只能自己砍断有病的腿;拿了金牌,有人跑到明星家里重新布置供电线路,而其他群众的线路依然在危险的老化着。
为了让大家都“特能赢”,我们不惜隐瞒运动员父亲去世的噩耗,剥夺人家父子最后一面的权力。为了让大家都“特能赢”,我们不惜超强训练,有人猝死了,有人摔成终身残疾。桑兰坐在了轮椅上,金牌成就了她的幸福,金牌其实也害了她的一生。上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播报奖牌数量,分的很仔细:金牌、银牌、铜牌,而美国发布消息的时候则从不这样划分,人家通报的是奖牌的数量。金牌银牌都是牌,只要尽心了。
为了让中国足球“特能赢”,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没消停过,不是重金聘请斯拉普纳,在春晚上赞美他的白头发,就是要赔偿一位外教几千万。这又何苦?中国足球走不上世界其实没什么,只要他们踢得开心,踢得健康,只要大家看的幸福,看的愉悦,大家都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不就是最好的体育精神吗?
我们拿着大把的钱去玩竞技体育,干嘛不把这些钱投入到全民健身上?是金牌重要,是面子重要,还是全民健康重要?去年的时候,一位前世界冠军在地铁卖艺,引起了全国轰动,似乎,拿过一次金牌就要一辈子有吃有喝。这符合体育精神吗?
何必对“特能输”耿耿于怀,“特能赢”赢回的是什么?一个虚无的面子而已。拿金牌,我们应该高兴,拿不了金牌,也别苦着脸,这样多身体健康不利。全民健康的体育事业才是真正的“特能赢”,否则我们的体育事业就是“特能输”,因为我们赢来了金牌,输掉了体育精神。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