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纪委调查组公布了“拍马”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当天前往摄影基地的车辆共计18辆,其中4辆为公车。下一步,内蒙古纪委将对自治区政协机关车辆配备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2014年7月10日新华网)
闹得沸沸扬扬的“拍马”事件已有几天了,这起由内蒙古地方政府和当地摄影家协会主力的艺术采风活动,因为车容豪华、大量越野车牌被挡而被“好事者”“偷拍”上网,引发舆论广泛质疑。在持续发酵的舆论态势面前,当地迅速成立调查组,调查该事件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该事件的确存在公车私用现象,的确有相当级别的离任干部和在职干部参与其中,给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在重拳反腐,从严治党的今天,严厉惩处违规违纪干部,既是重塑党委政府公信力的法宝,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期盼。只希望当地能够继续公开透明的调查处理此事,积极主动地给社会公众一个清晰明白的交待。
在数码设备异常先进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成为“拍客”,国家公职人员也是有七情六欲的社会公民,业余时间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利用数码设备拍马、拍人、拍风景,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也属人的本性始然。正如内蒙古“拍马”事件中的国家公职人员,他们跟随专业的艺术社团赴摄影基地拍马,这本身没有错,团结广大艺术工作者也属于其工作职责之一,但正确的事情却因为部分人员的“特权”思想以及组织者的疏忽大意,在网络上下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试想,如果组织者能够租用两辆大客车,把所有人员统一拉到拍摄地点进行拍摄,会有这样的事出现吗?如果参与其中的国家公职人员稍微有一些网络媒介素养,会出现这样的事吗?
在该事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众多越野车挡住了车牌,也正是这个细节成为了舆论的导火绳和炒作点,这说明很多人心里还是比较虚的,还是怕舆论监督的,但他们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从而引发了网络舆情事件。事实上,这种侥幸心理不仅仅存在于这群拍马人的队伍中,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殊不知,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很多人载了大跟头。我国现在已是有着6亿多网民的互联网大国,网民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把身边的所见所闻拍摄记录下来,然后发到互联网上。在全天候、多角度的监督环境中,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慎言、慎行、慎独,从内心深入根除侥幸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心安理得的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否则,不栽在拍马上,也会栽在拍花上。
网络时代,“拍马”有风险,诸君需谨慎,国家公职人员更应牢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维兵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