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降职8人,免职63人,调整岗位71人,提前退休1人,诫勉谈话16人。诸多案情细节同时得以披露。(8月17日人民网)
在大大小小的商场中,明码标价也好,讨价还价也罢,在买家和卖家的你来我往中商品成功流转,市场也就活跃起来,不过,当公权沦为买卖的工具就着实不可思议了,在茂名的官场图谱中,官位俨然已经“商品化”,可以明码标价进行买卖,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升迁必须通过买卖的“潜规则”成了公开的秘密。
关于“官场买卖”,这方面的反面教材不在少数,原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市长丁雪峰,就是一个成功的买官者,市长的帽子就是他于2012年初高价“购置”;无独有偶,太原市公安局原局长李亚力,一年任期未满便突击提拔干部一百多人,美其名曰的“提拔”不过是官帽“批发销售”罢了。
当然,买官卖官的诟病无需赘言,要知道,干部的选拔任用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甚至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通过买卖得来官位的人难道还会想着为人民谋福利?干部选拔任用出了“乱子”,选拔了“庸才”,任用了“闲人”,就好比国家这部大机器装错了零部件,如果还想要正常运作就显得有点“天方夜谭”了。
其实,剖析买官卖官这一恶性循环利益链,我们便不难发现,官位的“商品化”其根源还是在于权力错乱而得不到约束。在个别地方,“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他们往往对下属的提拔、调用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有时候一个人在官场上的“风生水起”,并不是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政绩考核,而是通过投领导所好,用大大小小的打点打点博得领导的“欢心”,在知晓了下属心意后,领导就会变着法儿绕过正常的升迁程序,给下属升迁指出一条“捷径”。
从这个角度上讲,当领导手中的权力成了最关键的资源分配权,倘若再加之问责监管的苍白无力,权力必将会沦为获取私利的工具,买卖官位就自然演变成了绝佳的获利途径,也就是说,要根治官位“商品化”的乱象必须将权力“分散化”,要强化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和约束,让干部的选拔任用不能由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协商能够确定,而是通过一套透明、科学、高效、公平的升迁机制来完成,如此,官场买卖带来的权力积弊才会得到根本清除。
稿源:荆楚网
作者:晟达者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