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洛妍:公车“贱卖”博眼球究竟为哪般?

发布时间: 2014-09-02 11:04:2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刘洛妍  进入电子报

  一辆奔驰车仅拍出2.4万元,一辆普桑轿车以“白菜价”600元成交,公车“贱价”拍卖令人忧。(9月2日人民网)
  上个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根据测算,仅中央国家机关本级涉及改革,需要拍卖的公车就有近5000辆。公车拍卖到底能否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同时确保拍卖的公正公开呢?
  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决心。
  公车拍卖,其实很早以前便被普遍提及,且不少地方有实践案例。如广州便在2004年举行了广州史上首场公车拍卖会,1000多人竞标43辆公车。而自2011年以来,随着温州、上海等地车改政策陆续出台,公车拍卖业务一直在持续上升。从2011年到2014年6月,各级政府委托的机动车拍卖业务成交额达46.6亿元,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公车拍卖成交额处于前列,共成交20.2亿元,占近三年多来政府委托机动车拍卖成交额的43.3%。
  然而,一辆奔驰车仅拍出2.4万元,一辆普桑轿车以“白菜价”600元成交,这样的拍卖又不得不让笔者担忧。这样的拍卖会不会只是打着“幌子”,而购买者却是内部人士呢?
  其实,人们质疑公车拍卖的关键在于,也许不少竞拍者是原车辆使用者,很吸引公众眼球。人们怀疑有官员,表面上是在搞拍卖,实质上在搞分车福利,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制造社会新的不公平。
  诚然,作为杜绝“车轮腐败”的一个环节,公车拍卖是必要的。公车拍卖的最终目的,也是减少公车浪费、节约公共财政,扭转领导干部的特权意识和特权思维,真正为公共利益服务,切忌打着“拍卖”的幌子,实则进行着“换汤不换药”的分车福利。
  笔者认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好政策,应当受到舆论的高度肯定,可收回的公车去向还是应该拿捏适当,切忌“忽悠”老百姓。只有给公车改革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建立制度保障,让其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才最终能不辜负广大民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洛妍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公车贱卖;公车改革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