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别山古城,计划投资总额50亿元,建成后将带来每年超200万人次的游客量。”对于中国贫困县之一的罗田县来说,这是该县历史上引进的最大一笔投资,也许是该县摆脱“贫困”枷锁的转折点。但从去年11月,项目开发商北京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政府签署框架协议至今,该公司尚未投入一分钱,古城的具体规划也不得而知。(9月22日荆楚网)
50亿的投资项目,对于一个年“GDP”不足100亿的贫困县来说,有如天上突降“黄金雨”,当地政府还不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可财富来得太突然,保不齐就是一枕“梦黄梁”。也就是说,远看像是下的是“黄金雨”,落到地面变“陨石雨”了,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看银子变成碳”。
按照罗田县政府“大别山古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王峰所说,“引进该公司,是经过多方论证和长期考察的。”可据记者对该公司的调查了解,其公司注册资本仅501万元。一个注册资本几百万的公司,却要投资50亿的项目,听起来都觉得有点悬,这不是小牛拉大车、汽车推火车吗?也不知罗田县政府是经过哪些方面并长期考察的,居然连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投资商的经济实力都未能充分掌握并认真考虑,就贸然进行建设的前期工作,使得今天成骑虎之势。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引进资金当然重要,但不能好高骛远,特别是当幸福来得太突然时,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更加重要的还在于自己,就是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经济建设与发展又何偿不是这样。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非得要吃人参等进行大补,那还不得补出毛病来。当地人都认为自己所处之地无古可言,却要硬生生建座古城,还想当然地以为可以招来多少多少游客;之前是否实地考察过本为古镇的地方,他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正如专家所言:“造一座城容易,造一座活城很难,旅游古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魂”。
再说了,两家仅仅签了个投资框架协议,“只知道该公司将打造楚文化古城”,居然就迫不急待地将其列入政府2014年工作重点加以落实。如果双方在投资框架协议中并未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违约赔偿等条款,就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谈得好可以继续,谈不好或者他们的二次招商不成,随时可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烂滩子都得由你们自己来收拾。
所以,笔者以为,除非出现奇迹,否则的话,一纸草签投资协议的“框架”,注定难以托举起一个县域经济体的“海市蜃楼”梦。这一项目的搁浅,提醒一些也还存有如此“梦想”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进行项目建设时,千万不能大意,得多长个心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见鬼子不挂弦,不见兔子不撒鹰。
稿源:荆楚网
作者:奇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