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福建龙海市政府网站公布了新一批市政府领导成员名单。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李施军被任命为龙海市副市长,目前分管科技领域,聘期两年。(9月26日海峡都市报)
清华博士刚参加工作,就被任命为政府副市长,确实体现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是落实干部“四化”方针的具体举措,本无可厚非,用得恰当,确实能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一方面百姓是大好事。其实,像李施军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一跨出校门,就被委以重任,担任政府部门要职,早已不是第一个。然而笔者却担心,像这样“学而优则仕”,会否浪费人才?
学而优则仕,通常的意思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这是缘由我国古代学子把做官作为读书的最大理想,作为历史上的官本位封建国度,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当今,这还是真理吗?我看未必,如今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笔者认为就应该让适合科研的人去搞科研,适合搞管理的人去搞管理。
在笔者看来,在当今知识和技术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整体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家就会落后。目前,我国更加迫切需要专门搞科技创新的一大批尖端科技人才。如今把我们引领到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批科学家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中国在世界上的顶尖科学家、特别是年轻科学家实在太少了!因此,更加需要营造能成长出创新科技人才的外部环境。
引进高学历的人才进政府机关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只是为高学历人员搭建起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不等于说引进的人才就一定能发挥起应有的作用,搞研究的,不一定都懂管理,搞管理在行的,不一定非得是一个行业的技术标兵。人才使用的最高境界境恐怕就是人尽其才,适合搞研究的,应当发挥其搞研究的特长。
笔者以为,在当今,“学而优则仕”会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我们要为研究型人才切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成长环境,要让其搞研究比从政更能发挥其人生价值,要让搞研究的与搞公共管理的一样有尊严,一样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发挥研究型人才的特长优势。一些专家学者,一旦有研究成果,就被赋予名目繁多的“政治头衔”,荒废了其研究“主业”,导致其后期研究成果平平,岂不就是人才的浪费,令人痛心。不转变“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将任重而道远。
稿源:荆楚网
作者:秋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