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孙世宾:莫让“红包”充当腐败的“润滑剂”

发布时间: 2014-10-10 17:04:4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孙世宾  进入电子报
  日前,中央首次晒出了“红包”整治清单,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涉及金额5.2亿元,查处2550人,涉及金额2.5亿元。
  红包,传统意义上称为压岁钱,是春节时长辈给孩童用红纸包裹的钱,后泛指喜庆时馈赠礼金包钱的红纸包,现在则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奖金或贿赂他人的钱财。
  红包文化在时代变迁中发生异化。红包本是取讨喜纳福之意的吉祥之物,但在社会的变迁中,红包承载了更多的利益关系,从原先的庆贺压岁延伸到求助、感谢,范围从自家、亲友延伸到众多行业,送红包逐渐“升温”,形成可怕的陋规。授受中不但心照不宣,而且“论斤计量”、“按质议价”,这样的红包就有了贿赂的色彩,红包也赤裸裸抛开红纸袋面纱,大信封、牛皮纸袋、香烟筒、糕点盒等都成了异化的红包。
  红包异化已成为滋生腐败的催化剂。首先,在红包的送与收之间建立了腐败交易。“没有权力的人不会收到红包,红包首先是对权力的靠近和腐蚀。”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辛鸣如是说。送红包是想通过非常规途径获取更多利益,收红包是得到个人利益后,再以国家或集体利益满足送红包者,腐败交易就此形成。其次,实权部门、岗位将收红包定为“固定动作”。长期以来,金融、医疗、能源等监管部门,以及部分地方领导班子等“实权”部门及“实权”岗位成为红包腐败的高发区,办事拿“红包”成了“明规则”。甚至一些部门、岗位将红包作为服务工作必须的“附加品”,送了就办事,不送就拖延,送得好笑颜开,送得差把脸拉,送得多办得快,送得少不痛快。第三,红包腐败将党风政风引向“泥潭”。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志强说:“一些人把收送红包当做人情‘润滑剂’,结果是搞坏了党风,形成不良风气和社会文化,形成极其恶劣的社会毒瘤。”长此以往,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就会铤而走险,逾越法律法规红线,行不法之事,败坏党风政风。
  清理“红包腐败”是反腐工作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具体体现。将反腐败的“大文章”分解到具体的事、物、人等“小问题”上,就能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使腐败无处遁形。
  在过来的一段时期中,“红包”从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腐败的“催化剂”,但应就此刹住,切实管住,莫让其继续为腐败充当“润滑剂”。
  治理“红包腐败”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小事上管住自己;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律相衔接,制定完善的党纪法规,明确收受数量和惩处措施;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举报平台,畅通举报渠道,在全社会形成监督网络大格局,让“红包腐败”无处藏身。
  稿源:荆楚网
  作者:孙世宾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红包;腐败;润滑剂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