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王青玲:公交车上放音乐,错不在“该不该”

发布时间: 2014-10-24 08:26:1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王青玲  进入电子报

  有网友反映,公交车经常播放些“嗨乐”,车内本来就拥挤,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音乐,整个人都感觉蛮崩溃。现在公交上喜欢播放音乐的乘客少了许多,反倒是公交司机通过车厢内的音响设备越放越嗨,民族风、摇滚风、复古风……什么曲风都有,想安静地坐车都难。想问,对公交司机开车放音乐行为有没有硬性规定,公交车播放音乐到底该不该?(10月23日《楚天都市报》)
  公交车上放音乐,您可能并不陌生。有人说公车上的慢摇让人“抓狂”,有人说网络流行乐把人“雷到”,也有人说适时适当播放音乐可以愉悦身心,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不可否认的是,站在司机的角度,开车时放音乐可以让其提神,舒缓其疲惫。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公交车广播,公交车上确实众口难调,然而,在笔者看来,公交车上该不该放音乐是个伪命题,从媒体记者对大众的访问中,不难看出其实争论的焦点不是“该不该”,而是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古人云:“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觉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足以说明音乐对人性格和行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之大。某种程度上音乐是一种文化,公交广播是当今公共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很多人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城市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公交车上音乐播放的选择应该杜绝“淫言秽语,废话连篇”的低俗,应该严禁“篡改经典、歪唱恶搞”的恶俗文化歌曲,掌握好一个度,还群众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曼妙的音乐“填充”公交车空间未尝不是好事。心理学关于大众心理变化研究颇多,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大多呈现早中晚的同质化分布;环境人类学里的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周遭的环境极大地影响人的心态。因此,可以借鉴这些大众化的理念,适时适当的选择,比如早晨上班期间,大家都还迷迷糊糊的,就可以放些轻快又朗朗上口的曲子,有提神、兴奋的作用;到了中午时间,大家都要回去午休,那可以放些曲调较慢的轻音乐,舒缓一下心情;而到了晚上下班回家以后的这个时间段,乘客心情可以说五味杂陈,有的人归心似箭,有的人疲惫不堪,但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忙碌一天了,需要一种宣泄和彻底的放松,这时候,放些乡村音乐就是不错的选择。
  “追究”公交车上放什么,并不是想干涉司机朋友们的“欣赏自由”,确实,每个人都有选择和播放音乐的权利,但是,公交广播是当今公共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无差别无选择对全体乘客播放,当环保安全、经济方便的公交车变成了“怨声载道”与“骚扰”的无奈,那才是公众传播的杯具。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玲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交车上放音乐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