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薛家明:乌木“充公”,但付出不能归零

发布时间: 2014-10-31 10:17:5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进入电子报

  日前,潼南县的8位村民还有些想不通———一年前,他们在当地的河道里挖出一根30米长的乌木,卖得19.6万元,大家分了这笔数额不小的意外之财。如今,当地财政局将他们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返还这笔钱。日前,法院一审二审都判决村民们还钱。(10月30日  《重庆商报》)
  平心而论,政府有权力,也有理由,拿回天价乌木。于法,《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乌木虽然是村民清理河道内的淤泥时,偶然发现,但也是有主之物。村民不能将之据为己有。于理,在生活中我们捡到东西,都如数奉还给失主,挖到天价乌木就能据为己有?显然,无论是从法律方面上说,还是在现实层面上论,判决乌木款充公,都无可争议。
  当然,村民对判决难以接受,也有自己的理由。一者,倘若不是村民发现,乌木很可能会“躺”在河道里继续碳化,最后可能不值一钱。二者,村民从发现到挖掘成功,历时20多天,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岂能成了无用功?三者,“由于不属于文物,当地文物管理所接到匡某等人的报告后,未予以收藏。”也就是说,村民有报备的动作,而政府部门却没有及时回应。如今,乌木变现19.6万元,政府部门有争夺胜利果实之嫌!
  因此,政府拿回乌木款虽无可厚非,但也要顾及村民的感受。试想,我们在丢失钱包后,都要适当的感谢拾到的人,况且是发现天价乌木,这样大的贡献?更何况,在挖掘乌木的过程中,村民付出了必要的人力、物力?法院虽已将乌木款判给地方政府,但发现者、挖掘者的付出不能归零。政府应该对村民的劳动给予一定的补偿。譬如,对发现者、挖掘机主等都给予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奖励。
  对地方政府而言,可能诉诸于法律是地方政府保护国有资产,不得已的举措。但法律判决也进一步撕裂了政府与乌木发现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在给公众留下了强取豪夺的印象,这显然有损政府的形象。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让利益相对方心服口服?也许,这才是天价乌木判决背后,地方政府应该考量的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乌木;充公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