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小巷,并肩走来一对母女。71岁的王阿婆头发花白、佝偻着背,46岁的女儿陈少红两眼无神,一手紧挽着母亲。从泉州市区金鱼巷到花巷,是这对母女每天的必经之路。女儿先天智力和视力残疾,出嫁16年来,每天白天她把女儿接到娘家照顾,夜里再送她回到“家”里。女儿“家”只有一个十来平方米的房间,冬天漏风、雨天漏雨。全家就靠着同样有智力问题的女婿每月运蔬菜的四五百元收入生活。(12月10《海峡都市报》)
白发阿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落泪:我可以做女儿的拐杖,当我离去的那一天,谁才是女儿的拐杖?这句话不能只是自问,而应该是发问社会的一句话。我们都应该思考:这句话我们该用什么回答?
有着这种担心的人群还是众多的。在历年来的媒体报道中,已经看到的太多太多:银川一位老奶奶领着父母双亡的孙子生活,她很担心自己离开世间之后,孩子的生活;云南的一位老爷爷领着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生活,他很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孩子的生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群体的担心,我们如何回应,如何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欣慰而去,而不是永不瞑目。
福建的媒体都很关注这个不幸的家庭,报道这则新闻的媒体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爱心账户,他们算了一下,帮助阿婆女儿一家修缮漏雨的房屋需要3500元钱,他们想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助阿婆完成梦想。我想,这个愿望是很好完成的,3500元不是巨大的数字,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在爱心的关注下迅速实现。
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救助这样的群体能仅仅依靠爱心吗?阿婆的女儿仅仅需要修缮房屋吗?只有阿婆才是女儿一家的拐杖吗?爱心能救助一个阿婆的女儿能救助所有阿婆的女儿吗?
很显然,这几个问题,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救助这样的群体,我们既需要爱心,更需要爱心之外的拐杖。
其一:需要就业的拐杖。这对夫妻都是智障人士,都是残疾人士,他们一家一个月的收入才四五百元。这缺失的是就业的保障。对于这些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我们在就业上需要大力帮助。当然,我们也建立了奖励企业安置残疾人的制度。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政府的岗位更应该有所担当。可以拿出一些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政府岗位安排他们就业,政府的担当恰恰是一种导向引领。
其二:需要制度的拐杖。前几天,徐州的一位精神病患者在家里被饿死了,固然他的家人是有罪过的。但是,这些特殊群体也应该有制度的温暖,我们的制度不仅仅是给他们一瓶子免费的药物,还应该能为他们的生活和安全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对于这些群体的安居等等是不是该有所思考?我们能建设敬老院,是不是也能建设一批“敬残院”?
当然,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不管怎样说,白发苍苍的阿婆都不应该是智障女儿的唯一拐杖,我们要用制度来回应阿婆的疑问:我们的制度才是这个群体最好的拐杖。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