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范女士的丈夫耿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没敢点开网址,只是回句话“你是?”,没想到半小时内银行卡被转账12次,共转走了5760元钱。(1月2日人民网)
2001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火爆荧幕,也使老百姓相信了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这个道理。14年后的今天,当老百姓收到带网址的陌生短信被转走钱后,也在胆战心惊之余,明白了陌生短信也不能回的道理,但这个花钱才买来的教训,未免有点太贵。
搜索网络,耿先生遇到的类似“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事情并不是个例。就在羊年新年第一天,福州一女子收到网商“客服”发来的一条“退款链接”,没料到竟然是个“钓鱼网站”,女子被骗走1.8万元。另外,网上诸如“微信转发验证码卡被盗刷”“山寨逮捕证频致市民上当”“假10086短信积分兑奖骗钱”“400来电‘退税’吸走用户钱”等等,均有电信诈骗的影子。看来每至节假日,骗子们总在几近疯狂、“加班加点”的策划一个又一个骗局,令老百姓简直有点“防不胜防”。
针对近来频发且花样繁多的电信诈骗犯罪,各地公安机关也在提示广大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时务必做到“三不”,即“不轻信”“不透露”“不汇款、转账”。一旦被骗不慎汇款,应第一时间采取“三及时”补救措施。
警方的提醒、媒体的报道,对于老百姓识破骗局无疑是有效的。但笔者也有个疑问,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横行,难道只能靠老百姓自己睁大双眼去辨认?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世界里,公民个体的财产、信息安全应该由运营商、网站去尽到防护职责。一是电信运营商要尽到提醒职责。比如短信诈骗,耿先生受到的诈骗并不是第一人,如果之前能收到运营商发出的公益提醒短信,是不是能避免损失?二是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亟待加强。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关键因素还在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试想一下,当骗子掌握了你的全部个人信息时,便可以编织各种陷阱、诱饵来骗你上钩。那么骗子的这些信息来源渠道在哪里?为何能轻易被出卖?在个人信息贩卖上又有怎样的利益链条?
由此看来,要想铲除电信诈骗这颗“毒瘤”,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自身防骗能力之外,还需电信运营商和网站主办方更加努力地维护系统安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尊重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期待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故意泄露他人信息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骗子的行为永无藏身之地。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培国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