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郭元鹏:别让“高度重视”沦为马后炮

发布时间: 2015-01-05 08:38:0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进入电子报

  2月3日凌晨,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发布消息,公布“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在短短585个字的官方通报中,“领导高度重视”的内容占据了258字。(2月4日《东方早报》)
  网友很是细心,把这个通报的字一个个查的很清楚,发现短短585个字的通报中,有258个字的内容涉及“高度重视”和“领导亲自”内容。其实,“高度重视”未必不是真的,但是这种“高度重视”也只是马后炮而已,当“高度重视”成为马后炮的时候,发生悲剧也就是躲不开的噩梦了。
  每一起悲剧发生后,在官方的通报中,我们总是会与“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不期而遇,似乎这已经成了一个套路。踩踏事件发生后,领导在“高度重视”;幼儿园砍杀事件发生后,领导在“高度重视”;毒生姜事件发生后,领导在“高度重视”;讨薪女工死亡后,领导也在“高度重视”。“高度重视”在一些人的眼里成了表功的鲜花,这种血染的“高度重视”伤害的则是公众的感情。
  作为一个社会,不发生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发生问题之后,官员的态度是什么?通报的内容是什么?对于事件,老百姓关注的是能不能得到最及时的救援?能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能不能今后不再发生此类悲剧?而当有人将“死者家属情绪基本稳定”和“领导高度重视”写满情况通报的时候,试问,这是通报情况,还是自我表功?大家关心的不是哪位领导“亲自指挥”了,不是哪个部门“高度重视”了,而是事件的进展情况。哈尔滨仓库大火持续了20个小时,造成了5名消防战士牺牲,14人受伤,549户2000多名居民以及部分的临街商户受灾。这些才是大家关心关注的。而这份官方通报里,却将所有领导的名字罗列一遍,却将所有参与部门罗列一遍,其目的是什么?
  官方通报,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高度重视”,就是“亲自指挥”,就是“情绪稳定”。而我们却看不到“引咎辞职”这样的字眼。当“引咎辞职”成为摆设的时候,才会有了一个个血染的“高度重视”。
  关注国际新闻的人,都会对一个词语很熟悉-----“引咎辞职”。韩国的一位部长女儿在单位是普通员工,被媒体曝光后“引咎辞职”了;新加坡的一位官员因为一起砍杀事件,也“引咎辞职”了。可以说,“引咎辞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常态。只要自己分管的工作出了问题,只要自己职权没有履职到位,根本不用开除,根本不用察看,根本不用记过,根本不用谴责,他们会主动“引咎辞职”。但是,我们的官员有多少人会主动辞职?可以说,是很少的,即使是通报中的“引咎辞职”,那也不是羞红脸后的“主动”,而是被官方逼着的“被动”。这种“被动”的后面其实就是官官相护的保护,是因为不“引咎辞职”就要被法办。
  在笔者看来,这份官方通报中出现的“高度重视”版的领导名单,都应该变成一个“引咎辞职”版的名单。如果“高度重视”了,还会有悲剧吗?如果“高度重视”了,还会没有消防检查吗?如果“高度重视”了,还会让5名消防员成为亡魂吗?“高度重视”岂能成为马后炮?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领导高度重视;哈尔滨火灾;事故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