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改革后多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将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还会比较大。现阶段的改革仍以央企内部“缩小贫富”为目标,旨在缩小干群间收入差距,对于央企及垄断性企业整体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问题未涉及。(2月5日《江苏经济报》)
央企高管的工资居高不小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了。此次薪酬改革的实施,让他们的收入有所下降。报道说,有的企业由原来的与职工之间的15倍差距变成了现在的8倍,有的甚至倍数会更少些。表面上看,这维护了薪酬的公平性,也让央企职工找到了平衡点。而实际上这种降薪改革,依然停留在一个浅层次。这牵涉的问题是:央企高管降薪的参照物是什么?
按照此次改革方针,我们看到的是,降薪的参照物是企业内部。也就是说,薪酬确实降低了,与职工之间的距离确实缩小了。但是,要知道的是,这种缩小仅仅是在央企圈子里。是央企干部与职工收入差距小了。央企高管的工资,高的已经有些离谱了,有的人年薪1000多万,有的人年薪800多万,少的也有100多万。按照目前的改革方案,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从15倍变成8倍,会是多少呢?很显然这得出的数字会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出很多。尽管说,在央企内部,职工还算满意,但是对于社会来说,真的还难以让人满意。又何况在这些年薪之外,还有各种与社会悬殊很大的社会保障?
央企高管的薪酬改革,参照物不能只是央企内部,不能只是缩小央企干部职工的差距,而是要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与社会经济的水平相符合。这个参照物应该是社会,而不是央企。
所有人都知道,央企工资,不仅是经理的高,不仅是高管的高,就连这职工的收入也高于社会很多倍。这也是公众为何死死揪住央企不放的一个原因。的确,央企是企业,企业工资就应该依据创造的价值来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不能把央企等同于普通的社会企业。
央企的发展得益于不同的政策,而且很多央企都是垄断企业,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这里的管理人员会比普通企业的管理人员更辛苦吗?去年有一位专家愤怒的说:银行行长的位置,让小狗坐在上面都赚钱。虽然这句话有点极端。但是表达的意思确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这些企业受惠于政策,这些企业受惠于垄断,其所有收入都应该是属于国家的,是属于人民的,没有央企的这个身份,他们未必就能把企业带领到一个高大上的位置上。
在这种情况下,央企也罢、国企也罢,就不能在工资上搞特殊,就不能把社会平均工资远远甩在身后。广东一位处级干部曾经抱怨说:像我这样的要是在国企,最起码年薪在200万,而我才年薪15万元。你说他的抱怨没有一点道理吗?同样是公职岗位,央企高管工资就能如此之高?
不知道薪酬改革后,是央企职工8倍的央企高管的工资,是社会上普通职工的多少倍?
无疑,找错了参照物,改革就是失败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