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彭馨仪:“记者秃鹫论”实不敢苟同

发布时间: 2015-01-18 08:49:4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彭馨仪  进入电子报

  1月16日下午16点55分,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篇《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在文中作者将“新闻记者”比作“秃鹫”,是“一只只盯着普罗大众苦难的、欢乐的、生老病死的掠食者”。指责等候在姚贝娜病房前的记者们没有“关怀的心”,记者们一时间成为了没有道德底线的小人。这种言论实在难以苟同。
  文章的标题是站不住脚的,作者如何得知,等待着的记者们是在等待姚贝娜的死讯,而不是在等待一个奇迹的发生呢?就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所说的:“记者在现场,不仅等‘死’,也等‘生’,等‘一切’发生。”以最大的恶意和偏见来揣度人心,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记者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一来,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的人,采访和报道是他的权力,也是义务。姚贝娜作为大众熟知和关注的公众人物,记者报道她的新闻,是其职责,也满足了大众知情权。二来,记者也并未扰乱医院秩序,影响抢救工作,家人和亲友也未提出异议。这样说来,在病房前等候的记者们,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未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又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到底何错之有呢,竟莫名被人称为了冷血的“秃鹫”,实在冤枉!
  资深媒体从业者连清川认为:“把所有事都上升到道德审判,而轻鄙漠视职业的尊严,这是中国现代化之所以落后,而民智不开最大的障碍。喜欢姚贝娜,但仍然要守在病房门口报道,这才是一个记者的本分。”是啊,报道就是记者的本分所在,但这也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尊重。
  无独有偶,近期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记者报道受害者的行为也引起了复旦学子和媒体的论战,认为媒体引用受害者私人信息以博取关注,呼吁媒体尊重逝者,让她安息,不要挖掘其隐私。(观察者:《因“踩踏事件”逝者 复旦与媒体人论战》)
  公众对灾难和死亡报道的态度似乎是避之不及的,敏感地一触即发,展开对媒体的抨击,发表“记者秃鹫论”这样的观点。但灾难需要铭记,死者需要悼念,新闻报道正能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传达真相,又为何要轻视写出报道的记者呢?
  但愿“秃鹫”这样冷血的比喻少一些,多一些对记者这一职业的尊重吧!
  稿源:荆楚网
  作者:彭馨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姚贝娜;记者秃鹫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