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终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武汉晚报》1月18日)
“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于缓解劳动力人口的下降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单独家庭来说,也是增加家庭成员的大好时机。然而,来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近一年以来,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了申请,远远低于官方预期水平。
“单独二胎”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一方面与孩子养育成本较高、优生优育观念的形成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现有子女对弟弟妹妹的接受程度有关。肖女士的情况正是一孩不接受二孩的最典型、最激烈的表现。雯雯的“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等对抗,伤害性行为,既是现有子女对于父母爱将被分割、或是被剥夺的极度恐惧,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子女不懂分享、对父母占有欲极强的客观表现。
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快速下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的力度不会减,逐步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时机也会很快到来。为了保证政策落实后的效果,在优生优育观念已经形成、生养成本较高等客观因素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解决现有子女对抗心理等主观因素是一项不错的举措。这不仅有利于政策效果的凸显,也利于养成子女乐于分享的良好品格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对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
改变子女观念,让他们接受二孩的出现,并在兄弟姐妹的嬉戏打闹中健康成长,需要父母们的科学教育、畅通沟通和爱的实践。一孩的科学教育,摈弃“万千宠爱”的溺爱,“有求必应”的单向相处,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情绪表达,只有这样,孩子在面对不如意时,才不至于出现过激行为;在二孩备孕前,要畅通与一孩的沟通,用身边多孩的例子告诉孩子,兄弟姐妹相处的乐趣、有人陪伴的幸福,和父母爱的均衡付出,并鼓励他们努力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使命感;在与两个孩子相处中,要多让一孩参与到弟弟妹妹的养育过程中,在关心二孩吃喝拉撒的同时,也要关注一孩的身体、心理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表明父母的爱一直伴随左右。
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需要广大家庭支持二孩政策的落实,更需要所有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多关注现有子女的心理感受,多些理性的关爱和科学的引导,让二孩在父母和一孩的共同期待中出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健康、幸福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