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二胎,父母给老大写了保证书;13岁女孩用自杀逼妈妈放弃二胎……近日,网络上曝出一系列父母想要生二胎,遭老大强烈反对的新闻。而二胎带来的烦恼在我们身边也有。近日,家住铁西区的李女士就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大吐苦水:自从有了二胎,大女儿赖在奶奶家半年不肯回家,竟还改口管奶奶叫妈妈。如何让姐姐接受弟弟,成了现如今李女士一家最大的难题。(2月1日《沈阳晚报》)
女孩用自杀逼妈妈放弃二胎,“大宝”不肯回家管奶奶叫妈妈,虽然看似天南海北,互不想干的“孩子闹脾气”的个例,实则乃是人口结构矛盾之下,现阶段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与二胎政策的断链和冲突。所以,我们决不能将孩子们对弟弟妹妹的抵触归咎于“不懂事”,毕竟几岁大的孩子根本没有明辨是非,正确取舍的能力,而应当从更深入的层次发掘问题。
目前我国仍旧没有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可以享受单独二胎政策的年轻父母,大多是计划生育政策下长大的80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使得他们缺乏与兄弟姐妹沟通相处的经验和能力,这样的短板,也让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分享精神的培养。
现在“4+2+1”的家庭结构也使得“大宝”一生下来,就如众星捧月一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各个都是“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童年时光已经习惯了独自享有家庭最好的资源和长辈所有的宠爱,习惯成自然,当有一天“二宝”要出来分享这些美好之时,“大宝”的抵触情绪难免高涨。
此外,对幼子更为关心也是人性的特点之一,父母对“二宝”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分走了由“大宝”独享的关爱,完整的爱变成了1/2甚至更少,孩子有抵触本在情理之中,错是错在父母没有体察到孩子渴望关心关爱的心情。
要解决“大宝”的“一胎焦虑”,父母应该多表扬鼓励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这样既能培养责任感,也建立起更亲密的亲情,而绝不应该放纵孩子闹脾气的行为;更要在有了“二宝”之后,注重从孩子养育中总结经验,避免顾此失彼而造成“大宝”心理失衡。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相信没有那家父母愿意看到“大宝”伤心难过的可怜模样。
近日,国家计生委表示2015年生二胎的条件正在拟议中,其中不排除全面开放二胎。这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二宝”们出生。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