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小菊:年轻公务员“集体失语”为哪般?

发布时间: 2015-02-12 14:51:2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张小菊  进入电子报

  因为职业特殊,许多公务员认为自己是“强势群体”,一言一行备受媒体关注。今年年初的《北京80后公务员真实发展状态调查》结果显示,有77.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对公务员的批评声比赞扬声多。但为了避免矛盾扩大、引发更多误会、给单位添麻烦,80后公务员几乎都选择沉默应对,因而形成了在社会舆论中“集体失语”的局面。(中国青年报2月12日)
  这种“集体失语”的现象,集中体现在网络舆论空间中。年轻公务员网络使用频繁,面对网上的批评不回应、不辩驳,他们的理由如下:一是“基于‘与本人无关’、‘怕惹麻烦’等考虑”;二是认为自己是“强势群体”,“当公务员就要具备听得进骂、受得起骂然后避免被骂的素质”;三是认为这些批评是对自己的警示,激励自己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从而获得社会认同。
  通过上述种种理由,年轻公务员的“集体失语”更像在诠释“沉默是金”的内涵和素质。他们的沉默不代表默认,沉默不代表逃避,而是一种宽容和尊重,对群众的不了解而妄下断语的宽容,对群众言论自由的尊重。但是,沉默也会让人误解,让人以为你不敢作声,不敢面对指责。事实上,一味的沉默会让公务员与群众之间的误会更深,理解更少。公务员与群众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彼此理解、信任。
  如何架起这座心灵之桥?一是让公众了解公务员真实的工作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的媒体多关注公务员的生活、工作现状,做好宣传引导,让公务员不再成为神秘的“潜规则”“灰色收入多”、“工作轻松”等的“形象代言”;二是公务员要加强自身宣传,以尽忠职守,为民服务展示公仆形象,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宣传,建立对外宣传平台,让公众及时了解其动态;三是对于恶意诋毁、不符事实的现象仍需通过合法途径予以回击,以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总之,沉默不一定都是金,适时的雄辩更能让社会看清、看明白公务员这个行业。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菊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年轻公务员;集体失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