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省政府通告,在全省特定区域内禁止燃放孔明灯,其中东环铁路两侧10公里内禁止燃放孔明灯。铁路公安部门将加强警力,严查铁路沿线非法燃放爆竹与孔明灯行为。(3月5日《海南特区报》)
孔明灯又叫平安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最终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事实上,每逢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里,放“孔明灯”祈福已成为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海南孔明灯又称文灯、天灯,它是用白结方纸糊制而成的,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的。
然而,随着近年来“孔明灯”在影响铁路运营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现,孔明灯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或许诸葛孔明也未能想到,近两千后他还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人们心中,燃放孔明灯是用来祈福的,是用来寄托期盼、祝愿与思念的。哪成想现实中事与愿违,用燃放孔明灯的方式祈福,不但没能把福祈来,反而惹出种种事端,甚至酿成大祸的事件。打开搜索网页,输入“孔明灯事故”,搜索得出的结果着实让人触目惊心:有点燃周边易燃物引发火灾的,有掉落到高压铁塔导致断电的,有漫天飞舞造成航班延误的,相对而言,逼停动车那就更是常事了。
可以说放飞“孔明灯”祈福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或许有人会怀疑我是在夸大其词,但如果你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一番,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由于孔明灯放飞后的不可控性,所以我们很难预料其飘落的地点,从而就难以判定其是否会造成什么后果。对于此我们也不能将易受影响的事物都搭上雨棚,将易燃物品都放进防火箱来防范,这些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想将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性降低到最小,我们只能防范于未然,也就是尽量不要再用放飞“孔明灯”这种方式来祈福。
其实,祝福有很多种方式,孔明灯所“肩负”的责任和寓意在当下并非无可取代,换种方式,我们一样可以表达我们对节日、对家庭、对恋人的美好祝福。如登高遥望,双手合十,寄思念于远方,祈福于未来,细细回味,也是不错的心愿了结。
安全作为事物发展的前提,孔明当初发明“孔明灯”也是为了让自己安全脱险,如今却带来无数安全隐患;人们放孔明灯本意是为了祈福,如今却惹来各种灾难。传统习俗理应得到尊重,但如果燃放孔明灯祈福不能百分百地保证安全,那最好还是让燃放“孔明灯”祈福习俗到此为止吧。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枫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