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高明:“软拒绝”也是一种“腐败”现象
发布时间:2015-03-28 09:25:59来源:荆楚网

  目前,部分官员为了避免负责任、受牵连,对企业“软拒绝”,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因为反腐高压,官僚不作为,会出现政府有权不作为而企业没有足够权力来作为的现象。现在“不接电话、不批文件就是一些官员的新常态”。(3月27日新华网)

  领导干部因害怕与企业家联系频繁,引火烧身,滋生腐败问题,因此对待企业主就避而不见、文件不签不批、电话不接不打,由以往的“勾肩搭背”顿时转为“背对着背”,确实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官员用“因噎废食”来形容恰如其缝。其实,领导干部对待企业家的“软拒绝”也是另一种“腐败”现象。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基本单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下,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是一种新常态。而官员作为政府权力的行使者,与企业搞好关系,营造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格局,政府官员责无旁贷。因此作为官员与企业打交道始终是不可避免的。

  不可否认,许多官员与企业家接触过于频繁和紧密,往往容易忘乎所以、淡化身份、称兄道弟,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但这些现象只能说明官员的意志不够坚定,廉洁意识和个人修养树的不牢。不能“屋漏怪瓦稀”,认为只要与企业接触就会产生腐败问题。

  官员身居要职,拿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纳税钱,为了“明哲保身”,而不为群众办实事,不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就属于典型的不作为。“物先自腐而后虫生”,官员如此行尸走肉、尸位素餐、若有似无,人民如何依靠这样的官员谋发展。难道这样的现象不是另类的“腐败”?

  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软拒绝”的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着实令人发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制度不断健全。致使一些官员在言行举止上“畏首畏尾”,这本是一件好事,说明反腐成效起到了强大的震慑力。但是对于“怕腐而不为”,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降低的官员,同样要作为腐败官员对待,该问责的就要问责,该处理的就要处理。从而营造清正廉明、敢作敢为的政治生态环境。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明

(作者:高明  编辑:姬学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